爱国主义在百年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
本文关键词:爱国主义在百年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爱国”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时至今日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强调的内容。爱国主义作为国家繁荣、民族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支撑,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中。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爱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本文首先从清末、中华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阶段对各个时期的教育背景进行描述,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爱国的特点,并一一分析其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百年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呈现五大特征:第一,爱国教育贯穿每一历史时期,又深受时代背景与阶级统治的影响;第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以及捍卫国家主权、反抗民族压迫等精神始终是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爱国的内涵不断丰富;第四,爱国教育内容趋向客观、理性;第五,爱国内容整体呈现略古详今特点。最后,通过对百年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宏观把握,对今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四点建议:第一,爱国教育内容要客观、理性,在教科书编写的过程中落实“论从史出”;第二,爱国教育内容应体现层次性,充分考虑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第三,爱国教育内容注意国家课程与乡土教材相结合;第四,爱国教育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和世界大潮。
【关键词】:爱国教育 历史教科书 百年变迁 时代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20
-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8
- 二、课题研究现状8-16
- (一)清末民初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9
-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9-10
- (三)新中国成立后,以阶级教育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10-11
- (四)改革开放初期的爱国主义教育11-13
- (五)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13-16
- 三、课题创新点与研究方法16
- 四、爱国、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等概念界定16-20
- 第一章 清末历史教科书中的忠君爱国教育内容20-31
- 一、历史背景20-22
- 二、清末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忠君爱国教育内容22-27
- 三、该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爱国教育内容呈现的特点27-29
- 四、出现如上特点的原因29-31
-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31-77
- 一、历史背景31-35
- 二、中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35-76
- (一)民国初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36-44
-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44-57
- (三)解放战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57-76
- 三、中华民国各时期爱国教育内容变化的原因分析76-77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77-115
- 一、历史背景77-84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84-114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84-91
- (二)曲折发展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91-98
-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98-105
- (四)新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105-114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时期爱国教育内容变化的原因分析114-115
- 结论115-119
- 参考文献119-129
- 后记1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益成,钱晨红;发挥历史教科书中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王升华;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2002年12期
3 朱煜,张连生;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J];历史教学;2003年02期
4 范红军;试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已知结构和未知结构[J];历史教学;2003年04期
5 唐淼淞;浅谈历史教科书的“材料”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4年22期
6 苏明飞,张晓菲;对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的考察[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7 何成刚,李杰;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风波述论[J];历史教学;2005年09期
8 杨彪;;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中战争记述问题及背景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9 刘琪;;历史教科书问题还没有终结——2005年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选用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10 冷伟;;中国历史教科书:让学生正确认识抗战历史[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孝迁;;晚清中小学国史教科书述要[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步平;;评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观[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3 卞修跃;;历史教科书问题:战后日本国家的历史认识[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4 雷慧英;;日本的中国观变化及其原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谭静;;漫画与历史教学[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培礼;;历史文化与写作 关于历史教科书编写不足的一点看法[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谷秀青;;北洋军阀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A];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安;关于历史教科书的思考[N];团结报;2007年
2 记者 高浩荣;韩民众要日重新修改历史教科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闫鸣;樊树志先生是如何编著历史教科书的?[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高兰;历史教科书:中日和解重要一步[N];解放日报;2012年
5 程映虹;“异议分子”的美国历史教科书[N];东方早报;2012年
6 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 葛剑雄;历史教科书的“底线”[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生 张迎来;两岸合编历史教科书的现实困境[N];团结报;2013年
8 记者 王大军;拒绝采用歪曲历史教科书[N];人民日报;2001年
9 葛兆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10 日宣;正义的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柯劲松;二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怡;当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杨;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史料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友军;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4 余孟孟;历史教科书语言表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秋萍;现行上海版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贾泽众;试论韩国新右派历史教科书问题初探[D];延边大学;2015年
7 黄开月;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晓荣;台湾地区高中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马英;从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看中美历史教科书编写之异同[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佳琴;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选择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爱国主义在百年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