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障生汉语书面语是听障生除了直观认识客观世界以外,认识主流社会最主要的方式。它包含两个方面:有输入特点的汉语书面阅读;有输出特点的汉语书面语表达。听障生的书面语没有自己单独的文字,它借用了汉语书面语的文字,并且以汉语书面语表达的语法规则为依据和表达标准。听障生使用汉语书面语表达主要目的:是通过书面语表达使听障生与健听人有效地沟通,所以听障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听障生的书面语表达水平,落后于同龄健听学生的书面语表达水平4个年级。同时,表达内容存在大量的偏误现象。对这些偏误现象的研究可以了解听障生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语言认知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揭示出导致他们书面语表达中各种偏误现象出现的原因,从而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改善他们书面语表达能力低下现状,最终使听障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汉语书面语表达。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引言,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主要问题、研究对象、研究价值、研究思路。同时,介绍了本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语料处理情况。第一章,听障学生书面语相关研究综述与概念阐释。首先,对国内外听障学生书面语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价,并将焦点落在听障生书面语表达偏误研究上。此外,对国内有关听障生使用的手语以及手语研究中使用的相关术语进行阐释。同时对本研究涉及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听障学生书面语偏误现象统计分析。本章立足于听障生汉语书面语的实地考察以及调研中取得大量第一手语料,通过对听障学生与教师现场考察、问卷、座谈等调查手段,结合收集的三个年级听障生作文与日记书面语语料进行偏误分析、分类、归类、统计和研究。为下文解释偏误现象成因所需要的偏误现状、偏误类型、偏误比例等做好数据支撑。第三章,听障学生书面语汉字偏误现象研究。听障学生书面语出现汉字偏误的原因在于:中国手语没有自己的书写符号系统,手语向汉语“借用”的情况十分常见,手语向汉语“借音”、“借形”、“复合借用”等表达形式对听障生汉字习得产生了负迁移。另外汉字形声字自身结构特点对听障生汉字习得产生了负迁移。如此一来听障生书写汉字时就会出现偏误现象。第四章,听障学生书面语词汇偏误现象研究。“兼代形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手语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手语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区别于有声语言的地方。手语同词性手势之间兼代形式,导致听障生书面语中出现近义词误用偏误或包含相同语素的词语误用偏误;手语动名同形或动名相互兼代形式,导致听障生书面语中出现名词和动词之间相互误用偏误;手语异词性兼代形式,导致听障生书面语中出现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相互误用偏误、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相互误用偏误。第五章,听障学生书面语句成分残缺偏误现象研究。自然手语表达中省略、指点、停顿、同时性、手控与非手控特征等,符合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感知规律,它是听障学生使用手语表达时常见的表现方式和语法手段。手语通过这些表现方式表达了汉语句子中不同的成分,也就是说汉语中句法成分和手语中句法成分表达形式上是不同的,手语表达以区别于汉语的形式表现的,两者对应的句子成分只享有语义上的一致。笔者认为手语这些表现形式对听障生书面语表达产生了负迁移,从而导致他们书面语表达中出现了大量的成分缺失、成分残缺偏误。第六章,听障学生书面语语序偏误现象研究。自然手语是独立于汉语的语言系统,语法规则跟汉语不同有自己的语序表达形式。换句话说手语中的手势、动作方向、非手控特征等形式都可以表达语义关系、承担语序的形式,所以手语对语序的要求不像自然语言那样完全线性。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表达中出现的各种语序偏误,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了他们自然手语语序表达的影响,将手语的语序表达形式迁移到汉语书面语中导致了书面语语序偏误。最后,结语。总结了听障生书面语表达中偏误出现的根本原因,指出研究中的创新之处及不足,最后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G7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卿;;聋人手语与聋人大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5年24期
2 张帆;;国内近年来聋人学生汉语书面语句法研究述评[J];长春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3 刘润楠;;再论手语词的理据性[J];绥化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4 靳开宇;张宁生;;手语语言学研究探索[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年05期
5 张帆;;聋生程度副词“很”使用偏误的句法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16期
6 陈穗清;张积家;李艳霞;张惠霞;;手语词识别的影响因素探讨——手语词的两个网络系统及其交互作用[J];心理学报;2015年07期
7 崔亚琴;;聋校高年级阶段字词教学问题与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8 高彦怡;吕明臣;;聋哑学生汉语书面语偏误负迁移归因[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7期
9 刘鸿宇;;上海手语动词的“体”语法范畴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10 邓宝莲;;运用提示系统,促进中重度智障儿童主动沟通[J];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琴;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刘春光;认知视角下的现代汉语语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万慧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姜诚;上海手语禁忌语的调查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张茂林;听障学生阅读理解中的策略运用及其眼动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小红;上海手语动词及类标记结构方向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衣玉敏;上海手语的语音调查报告[D];复旦大学;2008年
8 倪兰;中国手语动词方向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凤琴;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时间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赛群;西安聋人自然手语句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妍;聋生词汇语义加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杨清;初中生写作能力滞后归因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晓蓉;聋人汉语学习性质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 吴晓波;上海手语否定形式调查报告[D];复旦大学;2013年
6 陈雅清;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手势汉语与中国手语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陈秀君;汉语动宾结构在上海手语中的表达[D];复旦大学;2012年
8 冯敏;书面词语和手语图片对聋生语义分类影响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肖李娟;听障初中生写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黄晓晓;基于情景语料库的自然手语构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2789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8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