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必修1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4 06:06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2003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此背景下,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出现了多种版本,当然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有了多种版本。由于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版本不同,所以它们之间必然有不同之处。只有能帮助教师理解教材设计意图、指导教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教学用书才是一本好的教师教学用书。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运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根据“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的编写特点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构建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分析框架。其次,运用该框架来分析和统计所选定的教师教学用书,然后比较两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各个类目,进而得到它们编写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最后综合上述结论,概括出两个版本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的相似之处、各自特点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提出建议。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两个版本的相似之处:都认为教师教学用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离不开一线教师,对其自身的定位一样;强调学生...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必修1为例


北师大版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必修1为例


人教A版

分布图,三维教学目标,版本,分布图


(1)相同点在这两个版本中,三类教学目标所占比重顺序一样,当中最多的是知识与技能,其次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后是过程与方法。属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占比超过了一半。此结果表明:两个版本对于教学目标的编写比较重视知识的掌握。(2)不同点在两个版本中,首先人教 A 版和北师大版各自属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比例分别为:62.5%和 50.4%,显示前者比后者更关注知识的掌握。其次,人教 A版和北师大版各自属于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比例分别为:14.3%和 24.4%,显示对于过程与方法后者的关注度更高。最后过程与方法在人教 A 版中占1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占 23.5%;在北师大版中过程与方法占 24.4%,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占 25.2%;这一结果表明,对于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类教学目标,人教 A 版更加关注后者,北师大版却对这两类目标同样重视。图 4-1 两版本三维教学目标分布图图 4-2 两版本三维教学目标趋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把握知识结构,发展思维品质——基于数学教科书编写与教学指导用书使用的视角[J]. 张昆.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8(05)
[2]我国京港台三地数学教科书的教师使用情况及其启示[J]. 张倩,宋萑,黄毅英.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5)
[3]别让教师用书的束缚成为羁绊[J]. 隋昊.  吉林教育. 2017(37)
[4]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 林青.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9)
[5]高中数学教师用书中探究内容的教学指导探析[J]. 刘云.  教育导刊. 2016(12)
[6]面向教师学习:数字时代教学参考书的功能转变与编制创新[J]. 刘晓艳,杨南昌,陈祖云,邱婷.  电化教育研究. 2016(10)
[7]大学英语教材教师用书编写建议[J]. 王珍.  出版广角. 2015(16)
[8]教学参考书自测题的功能和应用[J]. 蒙翔.  贵州教育. 2015(16)
[9]对“教学参考书”的思考[J]. 殷长征.  数学教学研究. 2015(06)
[10]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J]. 章建跃.  数学通报. 2015(01)

硕士论文
[1]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使用及编写改进建议[D]. 熊莹.海南师范大学 2017
[2]被动的权威: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研究[D]. 徐莹.湖北师范大学 2016
[3]沪教版与鲁教版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D]. 鞠婷.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与编写[D]. 华娜.湖南师范大学 2013
[5]初中数学教材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比较[D]. 雷志.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师用书比较研究[D]. 盛敏.云南师范大学 2008
[7]我国高中物理教师用书的现状调查与文本研究[D]. 余利君.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96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996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9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