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4 19:13
历史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动态平衡机制下制定的,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平等参与的;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健全人格塑造要求的;其内容是具有人文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地域历史文化课程。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凸显地域性学校的办学特色,顺应基础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以牡丹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为实例,探讨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理论依据、必要性、实践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绪论部分叙述了论文的缘起及意义、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目的、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现代教育理念和历史学科的角度分析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认为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后现代课程观理念的发展诉求、是历史教学实践的需要。第二部分根据“五环双锥”的模式,探讨并实施历史校本课程可操作的路径。认为“五环”主要是解决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得怎么样的问...
【文章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国家政策的驱动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节 后现代课程观理念的发展诉求
一、后现代课程观理念的内容
二、后现代课程观理念下的校本课程
第三节 历史教学实践的需要
一、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要求
二、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的要求
第二章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开发评估条件
一、学校具备的指导思想
二、需求评估
三、开发条件评估
第二节 课程纲要
一、课程纲要
二、目标制定
三、课程内容
第三节 课程实施
一、指导思想
二、实施原则
三、实施方式
四、案例展示
第四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原则
二、课程评价方法
三、课程效果的评价
第三章 历史校本课程的不足与改进策略
第一节 应该正视的问题
一、对历史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效性难以充分发挥
三、历史校本课程的内容不够丰富
四、教师的素质有待提升
第二节 提升校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设性思考
一、增加校本课程的扶持力度
二、充分备课
三、完善课程内容编排
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校本课程开发“五环双锥模式”的构建——以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 刘英琦. 教育科学论坛. 2018(16)
[2]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J]. 唐霞.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3]浅谈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J]. 赵雨. 新课程(中). 2017(11)
[4]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研究[J]. 罗红梅,丁慧芸. 创新人才教育. 2016(04)
[5]历史校本课程编写的延续与创新[J]. 廖彩云. 中华少年. 2016(04)
[6]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J]. 陈昌芸,熊烨,胡愿林,马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06)
[7]现代教育思想与方式下的情感态度教育法在各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梁冯.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01)
[8]新课改下历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以新疆和静地区为例[J]. 张蒙. 学理论. 2013(32)
[9]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学习教育模式的探索[J]. 雷富荣. 当代教育科学. 2009(06)
[10]后现代课程观在中国的际遇:4R的运用[J]. 小威廉姆·多尔,余洁. 全球教育展望. 2008(11)
硕士论文
[1]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王晓明.辽宁师范大学 2017
[2]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的中学历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吴佼.云南师范大学 2017
[3]蒙古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 韩天骄.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略论[D]. 许艳庆.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福州市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卢秋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6
[6]校本课程开发的规范研究[D]. 吴燕虹.福建师范大学 2015
[7]初中历史校本教研中的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 陈飞.扬州大学 2015
[8]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研究[D]. 沈晨辉.上海师范大学 2014
[9]基于十年一贯制的历史课程校本化的实践与思考[D]. 史颖芳.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类校本课程的开发[D]. 曾永鑫.上海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49823
【文章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国家政策的驱动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节 后现代课程观理念的发展诉求
一、后现代课程观理念的内容
二、后现代课程观理念下的校本课程
第三节 历史教学实践的需要
一、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要求
二、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的要求
第二章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开发评估条件
一、学校具备的指导思想
二、需求评估
三、开发条件评估
第二节 课程纲要
一、课程纲要
二、目标制定
三、课程内容
第三节 课程实施
一、指导思想
二、实施原则
三、实施方式
四、案例展示
第四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原则
二、课程评价方法
三、课程效果的评价
第三章 历史校本课程的不足与改进策略
第一节 应该正视的问题
一、对历史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效性难以充分发挥
三、历史校本课程的内容不够丰富
四、教师的素质有待提升
第二节 提升校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设性思考
一、增加校本课程的扶持力度
二、充分备课
三、完善课程内容编排
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校本课程开发“五环双锥模式”的构建——以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 刘英琦. 教育科学论坛. 2018(16)
[2]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J]. 唐霞.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3]浅谈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J]. 赵雨. 新课程(中). 2017(11)
[4]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研究[J]. 罗红梅,丁慧芸. 创新人才教育. 2016(04)
[5]历史校本课程编写的延续与创新[J]. 廖彩云. 中华少年. 2016(04)
[6]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J]. 陈昌芸,熊烨,胡愿林,马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06)
[7]现代教育思想与方式下的情感态度教育法在各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梁冯.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01)
[8]新课改下历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以新疆和静地区为例[J]. 张蒙. 学理论. 2013(32)
[9]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学习教育模式的探索[J]. 雷富荣. 当代教育科学. 2009(06)
[10]后现代课程观在中国的际遇:4R的运用[J]. 小威廉姆·多尔,余洁. 全球教育展望. 2008(11)
硕士论文
[1]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王晓明.辽宁师范大学 2017
[2]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的中学历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吴佼.云南师范大学 2017
[3]蒙古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 韩天骄.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略论[D]. 许艳庆.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福州市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卢秋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6
[6]校本课程开发的规范研究[D]. 吴燕虹.福建师范大学 2015
[7]初中历史校本教研中的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 陈飞.扬州大学 2015
[8]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研究[D]. 沈晨辉.上海师范大学 2014
[9]基于十年一贯制的历史课程校本化的实践与思考[D]. 史颖芳.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类校本课程的开发[D]. 曾永鑫.上海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49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04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