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15:47
  本研究对我国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征和策略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同时结合研究结论进行了常态教学条件下的实践研究,研究结论对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丰富了学科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内容。论文首先围绕问题解决过程的认知发生机制、问题表征和策略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力图能比较清晰地回顾早期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关于以上三方面的研究成果,追踪学科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借鉴数学和物理学科在三个方面的研究,同时在对化学学科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的认知发生机制、表征水平和类型及主要的策略类型等理论假设。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的分类实验和解题过程分析对理论假设给出了静态的描述和一定的支持。然后进行严格的变量控制,通过学生化学计算题和化学推断题的解题口语报告,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动态描述和分析,实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基本支持理论假设,说明我们对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表征和策略的研究基本符合学生的实际。在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上,我们在整班常态教学环境下,在实验班进行了表征和策略训练,实验结果说明这种针对性的训练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解题成绩,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


D.P.Ausubel&F.G.Robinson的问题解决模式

模型图,问题解决,模型,小学生


图 1-5 问题解决中交互建构模型图 1-6 问题解决中执行操作模型胥兴春 刘电芝(2005)将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动态划分为四个环节:信息感知、情景表征、寻求解题方案、数学运算。路海东等(2004)对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影响数学应用题解题的过程因素有:

模型图,问题解决,模型,应用题


图 1-6 问题解决中执行操作模型胥兴春 刘电芝(2005)将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动态划分为四个环信息感知、情景表征、寻求解题方案、数学运算。路海东等(2004)对小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影响数学应用题解题的过程因素有:理解、问题表征、问题分类、解题计划、列式自评,其中情景理解会直接后四种因素。从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大家对问题解决模式的描述各有所异,但注意了这一复杂过程的阶段性,强调感觉、思维及选择的能力水平,注意以式来引导、描述各阶段的发生过程,概括起来,问题解决发生在一个问题解参与旨在克服某一问题的认知活动之际。因此,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可大成两个层次,一是理解问题,其中包括对问题的转述和问题的表征。即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发展特点[J]. 刘电芝,黄希庭.  心理科学. 2005(02)
[2]图形推理任务中儿童策略获得的发展机制[J]. 张宏,沃建中.  心理科学. 2005(02)
[3]数学学习障碍儿童问题解决的表征研究[J]. 胥兴春,刘电芝.  心理科学. 2005(01)
[4]问题解决中图式与策略的关系:来自表征复杂性模型的说明[J]. 辛自强.  心理科学. 2004(06)
[5]思维策略训练对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吴鑫德,张庆林,陈向阳.  心理科学. 2004(05)
[6]代数图式相似性对样例迁移中原理通达的影响[J]. 唐雪峰,莫雷.  心理科学. 2004(05)
[7]关于数学应用题心理表征策略的新理论[J]. 陈英和,仲宁宁,耿柳娜.  心理科学. 2004(01)
[8]化学问题解决的表征及其分析[J]. 王和平,李广州.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3(12)
[9]问题解决中策略的变化:一项微观发生研究[J]. 辛自强,俞国良.  心理学报. 2003(06)
[10]有关类比推理过程中的图式归纳研究综述[J]. 张向葵,徐国庆.  心理科学. 2003(05)



本文编号:3082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082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0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