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思想政治课增强学生主体性的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13:12
  知识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无时无刻不凸显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重视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成为现代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经过几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主体性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待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主体性的确立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能够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性,但受学生认知水平、教师教学模式落后、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所限,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还较弱。基于此,从学生认知水平、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教学质量。 

【文章来源】:现代交际. 2020,(1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思政课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一)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
    (三)增强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需要
二、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弱的原因
    (一)学生认知水平制约
    (二)教师教学模式落后
        1. 教育目标达成过于片面
        2. 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3.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
    (三)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三、增强学生主体性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二)完善教师教学模式
        1. 教学目标多维化
        2. 教学内容生活化
        3. 教学方法多样化
    (三)坚持评价方式多元
        1. 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进行自评他评
        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之反思[J]. 张艳红,张澍军.  教学与研究. 2018(05)
[2]在“三个基于”中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更高境界——以晋浙名师联合教研活动中的三节展示课为例[J]. 王明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23)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 彭菊花.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4]思想政治课实施主体性教学初探[J]. 徐明.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3)



本文编号:3101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101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8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