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数学中的数与式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9 02:38
教材的比较研究是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比较研究的是目前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两套教材,分别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此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丰富了我国初中数学不同版本教材比较的理论,并且为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利用教科书更加科学的教学给予了思路,也为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自己所用的版本教科书给予便利,更为教材编制者提供了借鉴。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法和统计分析法等,对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以“数与式”部分为例,在宏观、微观和教学适用性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第一,宏观层面。1.编写理念方面,相同点主要是均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来实现其终身发展;不同点主要是北师大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而人教版关注知识生成过程等。2.教学理念方面,相同点主要是都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并解决问题;不同点主要是北师大版重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的结合及其实用性,而人教版更注重数学文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3.内容编排方面,相同点主要是分式、二次根式知识点在八年级等;不同点主要是二次根式,北师大版在八年级上实数中,...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依据
1.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内在吸引力
2. 基于教师课堂的教学需求
3. 基于教材编写的讯问
(二)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三) 文献综述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3. 现有研究的启示
(四) 概念界定
1. 教科书
2. 初中数学教科书
一、教科书宏观方面的比较分析
(一) 编写理念的比较
1. “北师大版”编写理念
2. “人教版”编写理念
3. 两版教科书编写理念比较分析
(二) 教学理念的比较
1. “北师大版”教学理念
2. “人教版”教学理念
3. 两版教科书教学理念比较分析
(三) 内容编排的比较
1. 两版教科书的章节编排
2. 两版教科书章节编排比较分析
(四) 文本特色的比较
1. 外观特点的比较分析
2. 设计风格的比较分析
二、教科书微观方面的比较分析
(一) 知识点引入的比较
(二) 例题的比较
1. 例题的背景水平比较
2. 例题的运算水平比较
(三) 习题的比较
1. 习题的类型比较
2. 习题的题量比较
(四) 插图的比较
1. 插图的类型比较
2. 插图的数量比较
三、教科书教学适用性的比较分析
(一) 教学过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1. 北师大版教学过程设计
2. 人教版教学过程设计
3. 二者之间的比较分析
(二) 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1. 教师对两版本教科书教学效果的评价
2. 学生对两版本教科书教学效果的评价
四、结论与建议
(一)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 思考与建议
(三) 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图形与几何”内容习题难度的比较研究[J]. 谢颖. 中学数学. 2016(16)
[2]初中数学教科书章主题页的呈现比较与教学初探——以人教版与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教材为例[J]. 李凯. 中学数学. 2016(14)
[3]初中数学三种教材的对比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新加坡教材中“勾股定理”为例[J]. 刘爱萍,徐玉庆.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03)
[4]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设置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北师大版为例[J]. 赵倩,谢颖.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02)
[5]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数与代数”内容的习题比较[J]. 赵珊. 中学数学杂志. 2016(02)
[6]人教社三种教材中“圆”的课程内容比较[J]. 刘久成,刘久胜. 数学教育学报. 2015(02)
[7]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布的国际比较研究[J]. 吴立宝,曹一鸣. 教育学报. 2013(02)
[8]基于动态研究的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J]. 魏运华,李俏. 教育研究. 2012(03)
[9]新课程理念下两套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J]. 胡典顺,曾琳. 数学教育学报. 2011(05)
[10]初中新课标教材中数学史内容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教材为例[J]. 刘超. 中学数学. 2011(12)
博士论文
[1]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D]. 李淑文.东北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比较研究[D]. 李满堂.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初中数学教材插图的分析与比较[D]. 张楠.首都师范大学 2014
[3]“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部分的比较研究[D]. 王明明.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初中数学拓广类习题的比较研究[D]. 李喆.西北师范大学 2013
[5]现行“北师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旁白的比较研究[D]. 彭文静.重庆师范大学 2012
[6]“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比较研究[D]. 林凤琦.福建师范大学 2012
[7]初中数学教科书“数与代数”领域的中美比较研究[D]. 王文光.东北师范大学 2009
[8]关于中学数学习题编制的研究[D]. 王雪梅.东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46660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依据
1.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内在吸引力
2. 基于教师课堂的教学需求
3. 基于教材编写的讯问
(二)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三) 文献综述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3. 现有研究的启示
(四) 概念界定
1. 教科书
2. 初中数学教科书
一、教科书宏观方面的比较分析
(一) 编写理念的比较
1. “北师大版”编写理念
2. “人教版”编写理念
3. 两版教科书编写理念比较分析
(二) 教学理念的比较
1. “北师大版”教学理念
2. “人教版”教学理念
3. 两版教科书教学理念比较分析
(三) 内容编排的比较
1. 两版教科书的章节编排
2. 两版教科书章节编排比较分析
(四) 文本特色的比较
1. 外观特点的比较分析
2. 设计风格的比较分析
二、教科书微观方面的比较分析
(一) 知识点引入的比较
(二) 例题的比较
1. 例题的背景水平比较
2. 例题的运算水平比较
(三) 习题的比较
1. 习题的类型比较
2. 习题的题量比较
(四) 插图的比较
1. 插图的类型比较
2. 插图的数量比较
三、教科书教学适用性的比较分析
(一) 教学过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1. 北师大版教学过程设计
2. 人教版教学过程设计
3. 二者之间的比较分析
(二) 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1. 教师对两版本教科书教学效果的评价
2. 学生对两版本教科书教学效果的评价
四、结论与建议
(一)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 思考与建议
(三) 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图形与几何”内容习题难度的比较研究[J]. 谢颖. 中学数学. 2016(16)
[2]初中数学教科书章主题页的呈现比较与教学初探——以人教版与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教材为例[J]. 李凯. 中学数学. 2016(14)
[3]初中数学三种教材的对比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新加坡教材中“勾股定理”为例[J]. 刘爱萍,徐玉庆.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03)
[4]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设置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北师大版为例[J]. 赵倩,谢颖.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02)
[5]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数与代数”内容的习题比较[J]. 赵珊. 中学数学杂志. 2016(02)
[6]人教社三种教材中“圆”的课程内容比较[J]. 刘久成,刘久胜. 数学教育学报. 2015(02)
[7]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布的国际比较研究[J]. 吴立宝,曹一鸣. 教育学报. 2013(02)
[8]基于动态研究的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J]. 魏运华,李俏. 教育研究. 2012(03)
[9]新课程理念下两套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J]. 胡典顺,曾琳. 数学教育学报. 2011(05)
[10]初中新课标教材中数学史内容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教材为例[J]. 刘超. 中学数学. 2011(12)
博士论文
[1]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D]. 李淑文.东北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比较研究[D]. 李满堂.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初中数学教材插图的分析与比较[D]. 张楠.首都师范大学 2014
[3]“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部分的比较研究[D]. 王明明.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初中数学拓广类习题的比较研究[D]. 李喆.西北师范大学 2013
[5]现行“北师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旁白的比较研究[D]. 彭文静.重庆师范大学 2012
[6]“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比较研究[D]. 林凤琦.福建师范大学 2012
[7]初中数学教科书“数与代数”领域的中美比较研究[D]. 王文光.东北师范大学 2009
[8]关于中学数学习题编制的研究[D]. 王雪梅.东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46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14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