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健康状况与学校健康促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19:48
  儿童是家庭与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水平决定着国家未来的人口素质。受不同社会经济状况、性别与种族等相关因素的制约,儿童群体中存在着显著的健康差异与健康不公现象。介于其处于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窘迫处境,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是城市贫困中的一个代表性群体,在他们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健康威胁问题。学校是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通过有针对性的学校健康促进计划或项目的教育介入与干预,学校健康促进将在塑造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健康理念,传递他们健康的知识技能,改善他们健康态度与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健康、学校健康促进等概念进行界定,并以能力贫困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赋权理论与健康促进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采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面板数据,探索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健康现状表现及其主要特征;再次,借助扎根理论方法,选取城市低收入家庭典型案例展开深入访谈,探究了影响我国城市低收入儿童健康的家庭内部因素,并运用教育叙事方法分析了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学校健康促进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城市贫困儿童的健康生存状况引发国际关注
        1.1.2 我国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1.1.3 学校健康教育干预对儿童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1.2 研究意义
        1.2.1 关注儿童健康公平促进社会稳定的现实意义
        1.2.2 丰富关于学校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1.2.3 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下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
    1.3 研究综述
        1.3.1 城市低收入家庭研究
        1.3.2 儿童健康研究
        1.3.3 学校健康促进研究
        1.3.4 已有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面板数据分析法
        1.5.3 扎根理论
        1.5.4 教育叙事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能力贫困理论
        2.1.1 概念界定
        2.1.2 主要思想
    2.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1 概念界定
        2.2.2 主要内容
    2.3 健康促进理论
        2.3.1 概念界定
        2.3.2 主要思想
    2.4 赋权理论
        2.4.1 概念界定
        2.4.2 主要模式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量化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1.1 研究目标
        3.1.2 数据来源
        3.1.3 数据选择
    3.2 质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2.1 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
        3.2.2 研究目标
        3.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4 研究伦理
        3.2.5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四章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健康发展的量化分析
    4.1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主要健康现状
        4.1.1 身体健康现状
        4.1.2 心理健康现状
        4.1.3 社会适应性现状
        4.1.4 健康自评现状
    4.2 影响低收入家庭儿童健康现状自身因素
        4.2.1 健康行为
        4.2.2 饮食习惯
        4.2.3 运动习惯
        4.2.4 健康观念
    4.3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健康表现特征
        4.3.1 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较差
        4.3.2 冷漠消极等心理问题明显
        4.3.3 社会适应性不良
        4.3.4 主观健康评价较差
        4.3.5 不良生活习惯突出
        4.3.6 比较缺乏健康观念
第五章 影响城市低收入儿童健康家庭因素的扎根分析
    5.1 城市低收入儿童健康家庭影响因素模型的建构
        5.1.1 开放性编码阶段
        5.1.2 轴心性码阶段
        5.1.3 选择性编码阶段
        5.1.4 理论饱和度检验
        5.1.5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5.2 影响城市低收入儿童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5.2.1 家庭教养方式
        5.2.2 家庭健康教育能力
        5.2.3 家庭环境氛围
        5.2.4 父母生活习惯
        5.2.5 家庭收入
        5.2.6 家庭与外部互动
第六章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学校健康促进现状的叙事
    6.1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
        6.1.1 “比家长还家长”——班主任的身心健康促进作用
        6.1.2 “痛快地玩一会儿”——体育课的身心健康促进作用
        6.1.3 “再用心一点儿”——学校午餐的繁衍了事
        6.1.4 “天天换老师”——健康教育师资的匮乏
    6.2 城市低收入家庭父母
        6.2.1 “安全第一位”——学校需加强社会部门合作
        6.2.2 “老师说的都对”——老师对孩子健康成长影响最大
    6.3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师
        6.3.1 “培训很必要”——学校缺乏对教师的健康培训
        6.3.2 “家长要上课”——学校应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健康教育课程
    6.4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校管理者
        6.4.1 “贫困补助”与“1对1 辅导”——学校健康促进政策
        6.4.2 “24 节气”与“每生一奖”——学校健康促进项目
        6.4.3 “心理咨询师”与“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室
        6.4.4 “健康小组”与“网络平台”——学校日常管理中的健康促进
        6.4.5 “资源不足”与“体育伤害”——学校体育教育忽视的根源
        6.4.6 “经费有限”与“社会舆论”——学校的难处与压力
    6.5 面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校健康促进问题
        6.5.1 对体育教育教学比较忽视
        6.5.2 营养教育与服务供给不足
        6.5.3 教师缺乏健康知识与技能
        6.5.4 缺乏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
        6.5.5 社会支持贫困儿童健康不够
        6.5.6 相关社会部门支持学校不足
        6.5.7 学校面临健康教育经费压力
第七章 建立面向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校健康促进计划
    7.1 计划的内涵
    7.2 计划的必要性
        7.2.1 学校健康促进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重要趋势
        7.2.2 健康促进学校在国际范围的广泛倡导与推广
    7.3 计划的目标
        7.3.1 以将低收入儿童培养成有民主意识的公民为根本目标
        7.3.2 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健康问题为首要目标
        7.3.3 以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健康支持为重点目标
        7.3.4 以突破学校健康促进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基本目标
    7.4 计划建立的原则
        7.4.1 合作性原则
        7.4.2 参与性原则
        7.4.3 持续性原则
        7.4.4 系统性原则
    7.5 计划的具体策略
        7.5.1 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针对性营养与心理咨询服务
        7.5.2 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针对性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
        7.5.3 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针对性健康师资与家庭支持
        7.5.4 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校本促进计划与评价机制
        7.5.5 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针对性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儿童访谈提纲
附录2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校长访谈提纲
附录5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收入人群基本健康状况研究[J]. 昌硕.  卫生经济研究. 2018(12)
[2]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与中国路径[J]. 吕和武.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8(06)
[3]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动态分解——基于中国老年群体的实证研究[J]. 王洪亮,朱星姝,陈英哲.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8(06)
[4]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城镇低收入青年劳动力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王燊成,杨子强.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8)
[5]中国老年人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分解——以北京市为例[J]. 阮航清,陈功.  人口与经济. 2017(05)
[6]家庭氛围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养”“育”割裂?[J]. 杨铖,刘建平.  心理学探新. 2017(04)
[7]社会经济及环境因子对不同收入群体自评健康的影响[J]. 顾丽娟,Mark ROSENBERG,曾菊新.  地理研究. 2017(07)
[8]《美国学校健康促进计划》的特征与启示[J]. 赵富学,程传银.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02)
[9]保障性扶贫模式下社会救助助推精准脱贫的实证分析——基于1989-2011年CHNS数据库9次调查数据研究[J]. 向运华,刘欢.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05)
[10]国外能力贫困理念的演进、理论逻辑及现实启示[J]. 王三秀,罗丽娅.  长白学刊. 2016(05)

博士论文
[1]基于扎根理论的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郭安元.武汉大学 2015
[2]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赵苗苗.山东大学 2012
[3]健康促进的创新研究[D]. 李金林.浙江大学 2011
[4]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 韩煊.华中科技大学 2009
[5]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健康公平的关系[D]. 孙晓杰.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生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 李昱萱.浙江大学 2018
[2]赋权视角下困境家庭青少年抗逆力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 王怡然.上海师范大学 2018
[3]教育叙事研究视角下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D]. 孙德威.吉林大学 2017
[4]城市贫困家庭早期儿童照顾与教育(ECCE)服务需求及其政策供给研究[D]. 朱纯洁.江南大学 2015
[5]定性研究中的信度和效度[D]. 李鸿儒.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6]基于扎根理论的本科教学质量现状探析[D]. 饶亦楠.华中科技大学 2008
[7]教育叙事研究在中国[D]. 邹小英.西南大学 2008
[8]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模式研究[D]. 纪湘懿.首都师范大学 2004
[9]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校健康模式研究[D]. 康翠萍.首都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50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150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4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