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2 00:41
  科普文教学作为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普文相较于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因其在内容、题材上的特殊性,一直是学生的阅读难题。对广大语文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教学难题。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的提出,不仅把科普文教学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还对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问题导学法”是教师将课程与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和尝试探究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教学,“问题导学法”既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新突破,又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创新方法。因此,本课题把“问题导学法”引入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力图探索出适合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的创新模式,以解决当下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的困境。本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科普文和“问题导学法”的内涵进行界定,为后面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这两个角度出发,对“问题导学法”应用于科普文教学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第三部分,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导学法”在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中的教学现...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科普文与“问题导学法”概述
    第一节 科普文及其教学价值
        一、科普文的涵义
        二、科普文的教学价值
    第二节 “问题导学法”及其基本流程
        一、“问题导学法”的涵义
        二、“问题导学法”的基本流程
第二章 “问题导学法”应用于科普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问题导学法”应用于科普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杜威的教学理论
        三、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
    第二节 “问题导学法”应用于科普文教学的现实基础
        一、有效提升学生科普文阅读兴趣
        二、大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三、切实转变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
第三章 “问题导学法”在科普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问题导学法”在科普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编制不够科学
        二、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三、评价机制缺乏实效
    第二节 “问题导学法”在科普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育教学观念的制约
        二、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限
        三、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
第四章 “问题导学法”应用下科普文教学的实施建议
    第一节 问题的编制建议
        一、遵循设计原则
        二、紧扣教学目标
        三、兼顾学生兴趣
    第二节 “问题导学法”的教学建议
        一、以基本操作流程为主,适当灵活变通
        二、以改善知识结构为要,提升教学能力
        三、以培养问题意识为根,拓展学生思维
    第三节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一、问题学习工具单文本评价
        二、课堂问题导学过程性评价
        三、学生学习效果总结性评价
        四、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说明文教什么?如何呈现?——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例[J]. 林忠港.  语文学习. 2013(12)
[2]“问题导学”: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新方向[J]. 韩立福.  江苏教育研究. 2013(01)
[3]“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黄法祥.  江苏教育研究. 2009(17)
[4]《宇宙的未来》导学设计[J]. 周道琴.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7(10)
[5]提纲挈领分步导引——《景泰蓝的制作》教学方法浅谈[J]. 杜晓丹.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998(Z2)
[6]审美价值的错位结构[J]. 孙绍振.  文艺理论研究. 1988(03)

硕士论文
[1]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研究[D]. 张国勇.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高中思想政治“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 缪婷玉.苏州大学 2015
[3]高中地理“问题导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春燕.湖南师范大学 2013
[4]问题导学教学法对高中生地理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D]. 黄瑞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2
[5]语文“问题导学”探微[D]. 孙贞锴.鲁东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52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152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7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