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沪科版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0 21:58
近年来,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教育的内涵也不断的丰富。以往仅仅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现象必须得到改变,科学方法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将科学知识比喻为珍珠,科学方法就是将珍珠串成项链的线。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教科书无疑是教师最基本也是最易得的工具。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教版教科书与沪科版教科书的对比,明确两个版本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的优点与不足,为教师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提供帮助,并为教科书编写提供建议。本文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查阅文献,明确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方法的要求,了解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与科学方法的分类理论,确定具体的科学方法研究框架。二是删改比较模型框架以适合所研究的科学方法。利用比较分析法对两个版本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进行对比,并且对理想模型法、放大法、实验验证法这三种在人教版和沪科版呈现差异较大的科学方法做具体的分析。作出显化科学方法的教学设计。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整体来看人教版教科书和沪科版教科书对于科学方法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方法的重要之处,但也都有其可取之处,如人教版之前出现的方法再次出现时会指明,如学习加速度时直接指出是用比...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4.1 研究现状
1.4.2 物理科学方法在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1.4.3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材与教科书
2.1.2 科学方法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
2.2.2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思路
第四章 两版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分析
4.1 科学方法呈现方式比较框架的构建
4.2 两版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比较
4.2.1 章节安排分析
4.2.2 行文特色
4.2.3 表达方式分析
4.3 具体科学方法在两版教科书中的呈现分析
第五章 显化科学方法的教学设计
5.1 教学设计
5.2 “速度”的教学设计
5.3 “功”的教学设计
第六章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2.1 教学建议
6.2.2 课程设置与教科书编写建议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三维课程目标到物理核心素养[J]. 郭玉英. 物理教学. 2017(11)
[2]物理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的研究——以人教社高中物理必修教科书为例[J]. 胡扬洋,邢红军,谷雅慧.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9)
[3]从知识中心到方法中心:科学教育理论的重要转变[J]. 邢红军,陈清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4]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与反思[J]. 张宪魁. 物理教师. 2011(04)
[5]从隐性到显性: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J]. 李正福,李春密,邢红军. 课程·教材·教法. 2010(12)
[6]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显化研究[J]. 肖骁,邢红军. 物理教师. 2010(03)
[7]“教材”概念的解析及其重建[J]. 刘继和. 全球教育展望. 2005(02)
[8]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J]. 徐志长. 课程.教材.教法. 2002(06)
[9]基础科学教育改革与科学史──从美国的《2061计划》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谈起[J]. 刘兵. 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
硕士论文
[1]我国高中生物学必修教科书中科学方法的呈现分析[D]. 刘程菲.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比较研究[D]. 王慧.首都师范大学 2014
[3]中美高中物理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 温晓雷.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98497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4.1 研究现状
1.4.2 物理科学方法在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1.4.3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材与教科书
2.1.2 科学方法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
2.2.2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思路
第四章 两版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分析
4.1 科学方法呈现方式比较框架的构建
4.2 两版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比较
4.2.1 章节安排分析
4.2.2 行文特色
4.2.3 表达方式分析
4.3 具体科学方法在两版教科书中的呈现分析
第五章 显化科学方法的教学设计
5.1 教学设计
5.2 “速度”的教学设计
5.3 “功”的教学设计
第六章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2.1 教学建议
6.2.2 课程设置与教科书编写建议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三维课程目标到物理核心素养[J]. 郭玉英. 物理教学. 2017(11)
[2]物理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的研究——以人教社高中物理必修教科书为例[J]. 胡扬洋,邢红军,谷雅慧.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9)
[3]从知识中心到方法中心:科学教育理论的重要转变[J]. 邢红军,陈清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4]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与反思[J]. 张宪魁. 物理教师. 2011(04)
[5]从隐性到显性: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J]. 李正福,李春密,邢红军. 课程·教材·教法. 2010(12)
[6]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显化研究[J]. 肖骁,邢红军. 物理教师. 2010(03)
[7]“教材”概念的解析及其重建[J]. 刘继和. 全球教育展望. 2005(02)
[8]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J]. 徐志长. 课程.教材.教法. 2002(06)
[9]基础科学教育改革与科学史──从美国的《2061计划》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谈起[J]. 刘兵. 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
硕士论文
[1]我国高中生物学必修教科书中科学方法的呈现分析[D]. 刘程菲.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比较研究[D]. 王慧.首都师范大学 2014
[3]中美高中物理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 温晓雷.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98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19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