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逐步向学生为中心演变,如何运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成为了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的努力目标。在近代我国的传统数学课堂上,以“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为主,注重的是“双基”的传授,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有碍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更不如授之于“欲”。本课题旨在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和生成性和时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为目标,结合高中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学习认知心理特点,探索一种适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能的教学模式。本课题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法,问卷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对高总数学学案导学模式进行构建。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分析了我国高中数学课堂的主流教学模式,确立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对突出数学学科特点的学案导学模式如何构建,不同数学课型的学案导学教学示例,做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和探讨,并通过教学实验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得到了以下结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 导学案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问题的提出10-13
- 1.1 课题的提出背景10
-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0
- 1.3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10-11
- 1.3.1 顺应高中数学课堂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需求10-11
- 1.3.2 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11
- 1.3.3 有利于学生竞争、合作意识的养成11
- 1.3.4 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11
-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1-13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11-12
- 1.4.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12-13
- 2 文献综述13-15
- 2.1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13
- 2.1.1“师生互动”、“小步走”的教学模式13
- 2.1.2 大容量、高密度的数学习题课模式13
- 2.2 基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文献综述13-15
- 3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5-17
- 3.1“最近发展区”理论15
- 3.2 建构主义理论15-16
- 3.3 动机理论16-17
- 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17-25
- 4.1 概念的界定17-18
- 4.1.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17
- 4.1.2 导学案的概念界定17-18
- 4.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18-19
- 4.2.1 课前自学阶段18
- 4.2.2 课上导学阶段18-19
- 4.2.3 课后巩固阶段19
- 4.3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与结构19-23
- 4.3.1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20-21
- 4.3.2 导学案的基本结构21-23
- 4.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23-25
- 4.4.1 导学案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23
- 4.4.2 重视学习方法的培训指导23
- 4.4.3 充分发挥数学学习小组的作用23-24
- 4.4.4 科学评价,及时反馈24-25
- 5 学案导学教学设计示例25-39
- 5.1 概念课学案导学设计与案例25-30
- 5.1.1 概念课学案导学教学设计总体说明25
- 5.1.2 概念课导学案设计案例25-30
- 5.2 命题课学案导学设计与案例30-34
- 5.2.1 命题课学案导学教学设计总体说明30-31
- 5.2.2 命题课导学案设计案例31-34
- 5.3 习题课学案导学设计与案例34-39
- 5.3.1 习题课学案导学教学设计总体说明34-35
- 5.3.2 习题课课导学案设计案例35-39
- 6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模式的实验研究39-44
- 6.1 实验目的39
- 6.2 实验假设39
- 6.3 实验设计说明39
- 6.4 实验测评工具39-40
- 6.5 实验过程40
- 6.6 实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40-44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44-47
- 7.1 结论44
- 7.2 反思44-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 学生调查问卷49-51
- 后记(含致谢)51-5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伟合;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0期
2 李健;学案的编写与使用[J];教学与管理;2001年19期
3 陈炳飞;地理学案编写的八种方式[J];教学与管理;2002年28期
4 沈斌;陶洁;;对学案的若干追问与初步回答[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02期
5 杨丽霞;;“学案”教学勿忽视“导”[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5期
6 王金花;;设置并用好学案是实现语文教学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0期
7 丁玉祥;;学案编制的常见问题与实施技术指导[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03期
8 何利君;;生本课堂的源头活水——学案[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3期
9 罗昭文;田瑜;;学案式教学中学生如何用好学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10期
10 王彬;;连退了三次的学案稿[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淑娟;;浅谈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袁廷新;;学案的编写和使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3 陈丽英;;关于英语预习学案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4 戴济林;;对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与设计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5 曹玉洲;;初中英语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A];2013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冯东生;;浅谈基于学案的历史教学过程优化的思考[A];2013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泽元;;实施学案导学 推进有效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8 易善忠;;普通高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初探[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南卷)[C];2013年
9 马贵龙;;如何提升学习导航(即学案)的编写水平[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10 纪林香;;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从“教案”到“学案”如何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鲁子问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源于草根的学案能否长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虞城高中 张义亮;如何编写和应用历史学案[N];学知报;2010年
4 ;好学案要能化枯燥为乐趣[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让“学案”带出好教师、好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罗炳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N];光明日报;2001年
7 如皋市磨头中学;学案 新课程理念的产物[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记者 王利强;忻州十一中“学案进课堂”受欢迎[N];山西日报;2009年
9 山东省高密市注沟小学 翟锡魁;学案的编写与落实[N];学知报;2010年
10 河北献县第一中学 林志江;化学学案设计的原则[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绍鹏;学案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朱婧;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5年
3 陶仙;初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艳飞;初中语文学案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案导引、分层教学”模式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延美;以学案为载体的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的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晓峰;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探究型学案编制与实施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周仙子;语文教学中个性化学案的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徐芳英;初中生物强化重要概念教学的学案导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韩镇鸿;导学案在乡镇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2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