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他者认同差异——基于东中西部6市(县)他者群体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9-23 16:39
  超越教师自我的视角,从他者认同的角度来探究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在相关理论及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他者认同量表》并验证其科学性,据此分析他者对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认同差异。研究发现,从他者认同的角度看,当前中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女性群体、学生家长群体对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认同度显著高于其对应组,城乡民众间无显著差异;民众对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认同随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升高而总体走低,但在年龄维度上,却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倒U型"形态,青年和中老年群体的认同度显著低于其他组;东部民众对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认同度最高,中部呈"塌陷"态势。基于此,在提升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政策制定中,应兼顾社会比较视角,实施更为精准且差异化的资源投入策略。 

【文章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二)样本来源
    (三)变量说明
        1. 被解释变量
        2. 解释变量
    (四)程序与方法
三、《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他者认同量表》的检验
    (一)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他者认同差异
        1. 个体维度
        2. 家庭维度
        3. 空间维度
    (二)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差异稳健性验证
五、简要讨论
    (一)教师社会地位的研究与政策设计是否需要兼顾社会比较视角
    (二)当前阶段要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应该更关注哪些方面
    (三)中上阶层民众对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低认同有何消极影响
    (四)女性的高认同是否意味着她们必然愿意选择中小学教师职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中部塌陷”:问题表征、影响因素与政策思路[J]. 尚伟伟,陆莎,李廷洲.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0(02)
[2]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李维,秦玉友,白颖颖.  教育学报. 2019(04)
[3]家长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及其对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影响[J]. 黄超.  社会. 2018(06)
[4]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变迁[J]. 张文宏.  浙江学刊. 2018(06)
[5]新时期师道尊严:缘何衰落与何以重振[J]. 曾文婧,秦玉友.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8)
[6]工资改革提高了我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吗?[J]. 蔡雪,薛海平.  教育科学研究. 2018(09)
[7]礼制规约:教师社会地位的社会依托及其弱化[J]. 周兆海.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4)
[8]地位下降回避还是学历下降回避——教育不平等生成机制再探讨(1978-2006)[J]. 侯利明.  社会学研究. 2015(02)
[9]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状况调查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董新良.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01)
[10]农村教师的社会资本及其社会地位[J]. 周守军,袁小鹏.  教育发展研究. 2010(23)

博士论文
[1]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何以形成与能否提高[D]. 周兆海.东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06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406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4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