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召集的股东会议所作出的决议是否有效
本文选题:决议 + 利益衡量 ; 参考:《法学》2003年01期
【摘要】:关于“自行召集的股东会议所作出的决议是否有效”的问题 ,本文比较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相关制度 ,运用“结构利益衡量法”对公司股东大会召集制度的生成和运作方式作深入剖析的基础上 ,对我国公司法存在的法律漏洞进行了弥补 ,得出了肯定的初步回答。在此基础上 ,提升了“公司法的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
[Abstract]: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resolution made by the self-convened shareholders' meeting is effective,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relevant systems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convening system of the shareholders' general meeting of the company,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structural interest Measurement Law" to make up for the legal loopholes existing in the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and obtains a preliminary answer in the affirmative. On this basis, it promotes the concept of "the life of company law lies in movemen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上上;利益的层次结构与利益衡量的展开——兼评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论[J];法学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守文;经济法学方法论问题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马力,李国强;论保险合同的有利解释原则[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易军;;论私法上公序良俗条款的基本功能[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4 张小虎;对刑法解释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张继成;价值判断是法律推理的灵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颜才满;;试论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7 宋征,胡明;从王海打假案看知假买假者是否消费者——法解释学意义上的分析[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8 朱世海;诚实信用原则与知识产权保护[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9 王志远;犯罪观的认识论考察[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10 黄学贤,郭殊;试论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之保障[J];当代法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歌;丛青;;对一起管辖权纠纷案件中法律解释问题的剖析[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4 邬先江;;船舶承租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初探——兼评“The CMA Djakarta”轮案[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郭萍;;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主体问题研究[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谭甄;移植与差异: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张武;政府经济职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韩宇胜;论法律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肖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邓佳文;“刺破公司面纱”法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焦淑敏;论离婚自由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志国;论证券民事责任制度设计[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赵新;论对证券市场上违规行为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黄涌;对建立“二元化”法律解释方法适用模式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梁远航;证券投资者损害赔偿请求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肖丕国;中国司法造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墙里贿赂墙外查[J];竞争力;2009年12期
2 陈云良;;7·23事件赔偿法律依据存疑[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3 包振宇;;简析337条款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J];知识产权;2011年06期
4 冯X;;论反垄断法中的宽恕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清熹;论中国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立法的完善[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邹江江;民用航空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33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83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