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累积投票制立法之不足及其完善
本文选题:累积投票制 + 公司治理 ; 参考:《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累积投票制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表决权制度,其功能效果以及立法模式随着立法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演进与完善。中国也在2005年修订《公司法》时,规定了累积投票制。由于累积投票制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所以我国累积投票制在立法和实践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详细分析累积投票制度立法不足的基础上,从法学角度对这一制度生存的基础与发展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期望能够通过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对此制度加以完善和弥补,使这一制度发挥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作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国累积投票制度立法分析。其一是累积投票制在我国的立法沿革,按时间顺序展现了累积投票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为下文的论述做准备。其二是现行公司法中累积投票制的立法不足,主要是《公司法》第106条与第104条的矛盾,这种冲突导致累积投票制度的实施在无细则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另外,累积投票产生的董事监事可能没达到股东大会过半数的表决权,从而使该次选举无效,这也是现阶段立法的不足。 第二部分是累积投票制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分析。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实施累积投票制的因素。我国股份公司中的股权现状影响累积投票制度发挥作用,具体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各类型股东持股比例相差悬殊,不利于该制度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缺少累积投票制度发挥作用的前置程序与后期保障程序,中小股东因为分散,在无前置程序存在前提下,累积投票制度往往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现阶段也存在一些抵销该制度的做法,保障程序的存在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其次,分析了累积投票制度在实践中的错误应用,有累积反对票针对通过累积投票制度选举产生的董事监事,还有就是通过等额选举,在候选人名单上把大股东的候选人放入名单,从而把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人选排除。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提出了完善我国累积投票制的建议。其一,准备阶段的建议:进行股权的多元化改革,为累积投票制度发挥作用创造适宜环境;消除相关法律冲突,使法条中的原则性规定彼此不冲突;完善董事监事提名程序,使此项制度在前期顺利引入公司表决。其二,实施阶段的建议:董(监)事的合并选举使累积投票权制度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对于累积投票制度的立法模式上,建议对不同类型公司采用不同立法模式,细化现行《公司法》原则性的规定。其三,后期保障机制的建议:对一些现阶段存在的抵消累积投票制度的做法,如累积反对票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Abstract]: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As a voting system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its function and legislative mode are evolving and perfecting with the progress of legislative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hina also provided for a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when the Company Law was amended in 2005. Since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has not been in our country for a long time,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sufficient legislation of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which are expected to be perfected through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Perfect and make up for this system, make this system play a role of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legislative analysis of China's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The first is the legislative evolution of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n China, which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n China in chronological order, and prepares for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The other is the insufficient legislation of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n the current company law, mainly because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Article 106 and Article 104 of the Company Law, which resul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n the absence of detailed rules, which may not play its positive role; In addition, the accumulative voting of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may not achieve more than half of the voting rights of the shareholders' general meeting, thus invalidating the election, which is also a lack of legislation at this stag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n our country. Firstl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n China ar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ock right in the stock company of our country affects the function of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n particular, the state-owned shares are dominant in one share, and the proportion of each type of shareholders is very different,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exertion of the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absence of the pre-procedure and the post-guarantee procedure of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because of the dispersion of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s often over without the existence of the pre-procedure.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re are some ways to counteract the system, which can be prevented by the existence of safeguard procedure.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erroneous application of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n practice. There are cumulative negative votes against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elected through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and also through equal elections. To exclude candidates representing minority shareholders from the list of candidates for major shareholders. The third part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n China. First, the proposals of the preparatory stage: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equity diversification to create a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to play its role; to eliminate the relevant conflicts of laws, so that the provisions of the principle in the articles of law do not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and to perfect the nomination procedures for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So that the system in the early introduction of the company vote. Second,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of the proposal: Tung (Superintendent) election to maximize the cumulative voting rights system. With regard to the legislative model of the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it is suggested that different legislative models be adopt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ompanies to refine the existing provisions of the principles of Company Law. Third, the suggestion of the later stage safeguard mechanism: some existing practices of counteracting cumulative voting system at present, such as cumulative negative vote, will be dealt with resolutely.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相天起;丁慧敏;;浅析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2 蒋泰来;;新公司法改变之一窥——浅谈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的保护[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4期
3 杨夏冬;;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王中美;试论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完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朱沛智;论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措施[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6 张宁,王江桥;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立法之我见[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陈燕萍;;论我国公司治理中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J];法治研究;2008年07期
8 秦丽桦;刘浪;;论中小股东知情权保护的理论基础[J];生产力研究;2009年22期
9 孙崇凯;论有限责任公司中对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杨培景;控股股东侵权行为与中小股东诉权保护[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先林;张丽丽;;中小股东权利保护之对策[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吕红兵;李辰;;累积投票制若干法律问题之探讨[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陈长洁;;实施累积投票制的法律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义勇;;股东代表诉讼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杨松令;程宇;;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共生模式初探[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孙卫星;;对小股东的保护与我国公司法[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邱剑新;;新《公司法》对创投活动的若干风险性影响及其对策[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相天起;;浅析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机制[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徐长青;张照东;;论股东对公司权力结构的调整[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蔡从燕;罗曙光;;民事司法改革与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诉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银律师事务所 罗文志 天津 文良;累积投票制:保护中小股东的重要举措[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记者 朱茵;严义明再致科龙电器全体股东书 倡议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北京市中济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律师 赵曾海;中小股东对控股股东侵权的可诉性[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郑义;中小股东反对 山东铝业股改遭否[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商言邋实习记者 成煜;小股东维权获胜 明天系释疑西水股份去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本报记者 高一;黔源电力增发方案引起中小股东质疑[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记者 文钊;中小股东靠什么维权[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中国银河证券 王耀辉;红光事件发人深省 中小股东当为最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本报记者 阵昆 实习记者 邹靓;19家小股东集体脱手 上海国际再度增持浦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李季先;中小股东提名权 保障“独”董第一步[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小保;控股股东代理条件下的利益侵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刘彤;中国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李德文;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王月萍;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制度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郭光磊;中国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权利博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陈政;大股东控制权私利与盈余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胡晓静;论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敏;公司治理与投融资效率问题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
9 屠巧平;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利益相关主体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马磊;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霞;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杨贵先;公司法上的累积投票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刘玉杨;我国累积投票制立法之不足及其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寇峰;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5 刘薇;中小股东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唐向东;论股东派生诉讼[D];山东大学;2007年
7 冯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张军权;资本多数决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赵志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杜晓阳;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代理人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75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07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