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工伤事故赔偿法律问题研究——兼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发布时间:2017-10-26 06:06

  本文关键词: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工伤事故赔偿法律问题研究——兼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更多相关文章: 非法用工单位 事故赔偿 工伤保险


【摘要】:《工伤保险条例》和《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针对非法用工伤亡人员的特殊制度安排并没有向这类群体提供恰当的保障,反而将他们置于制度保障的夹缝之中。非法用工单位与其职工之间法律关系复杂,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单位并未立即丧失主体资格,与其职工保持劳动关系,其他类型的非法用工单位与其职工之间应为雇佣关系。由于非法用工单位职工多数与其单位没有劳动关系,无法进行工伤认定,应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事故性质进行认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不仅对非法用工单位职工伤亡事故赔偿的核心问题未置一词,向这些劳动者提供的赔偿数额也低于《工伤保险条例》的补偿水平。综合看来,《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这种专门性立法是失败的。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非法用工单位 事故赔偿 工伤保险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工意外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CFX063) 2010年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在我国,非法用工现象屡禁不止。与该现象相伴生的是,非法用工单位劳动者高发的工伤事故和事故发生后的艰难索赔。其实,早在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公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和2003年9月2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中,我国已对非法用工单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袁合川;;不宜对非法用工单位人员进行工伤认定[J];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04期

2 张立人;;非法用工单位与其职工建立的是否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2006年01期

3 韩荣和;;谈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的合理性[J];中国劳动;2010年04期

4 唐慧;;在处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争议中不需要进行工伤认定[J];中国劳动;2006年01期

5 向春华;;非法用工何时休[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01期

6 周华中;;第一讲 从工伤保险制度目的看其惠及的人群[J];现代职业安全;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倩;;我国工伤保险争议处理机制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黄晶;;超龄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问题[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于欣华;霍学喜;;农民工工伤保险困境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陈晓强;;发展型社会政策与我国的社会政策构建[J];长白学刊;2008年01期

5 李亚男;;我国工伤保险参保率较低之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程芳;;工伤事故中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7 谭浩娟;;工伤保险三大功能中预防地位的演变[J];财经政法资讯;2005年05期

8 王显勇;;未参保单位职工职业伤害法律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2009年04期

9 吴丽萍;;对我国“途中工伤”条款存废的探讨[J];当代法学;2010年05期

10 谭浩娟;;工伤保险三大功能中预防地位的演进[J];当代经理人;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亚敏;王浩;;工伤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策略研究[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2010年

2 雷迈;蒋明红;雷震;陈X;程挺干;金于华;朱滨江;;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伤保险及工伤康复的发展现状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主题报告、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朱喜洋;行业监管的公法之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杨华;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星星;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任露莎;论第三人侵权情形下的工伤保险责任与民事侵权责任竞合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李媛媛;新《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程序的突破、局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江朝丽;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陈阳;完善我国公务员工伤保险制度的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朱云嫦;论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之适用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孙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闻博;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9 刘光宇;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法体系之融合[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影;中国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定国;梁婷珍;;不为员工参保 工厂得不偿失[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8期

2 陈慧;王睿冰;李益松;;工伤申请期间的性质[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3 刘文华;兰朝晖;;工伤“两金”是否因职工死亡而不再支付[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4 ;关于《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后工伤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J];天津社会保险;2011年04期

5 董军;;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能否认定为工伤[J];中国劳动;2011年09期

6 孙婕;尹敬静;;大学生实习期间受伤不适用工伤认定[J];工会博览;2011年07期

7 周爱红;;怎样避免工伤维权走弯路[J];家庭科技;2011年06期

8 ;工头带入的劳工受伤待遇谁负责?[J];就业与保障;2011年07期

9 骆潇;;工伤保险:特定情形六三三[J];职业;2011年22期

10 盛启发;王锋;曲云彪;;工伤保险待遇能否继承[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毓帅;;重塑我国劳动者群体尊严的基本途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俊丽;;当前形势下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难题及其分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谭小辉;;广西26名教师违约跳槽案的法律评析[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5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不适用工伤认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2 王立明;这样的事故是否属于工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林小军邋陈俞君;只要是雇佣关系,,就可申请劳动仲裁[N];湛江日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 林琳;期待“扩权”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为职工护航[N];工人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炜;工伤保险条例实现同命同价[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6 ;铁岭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N];铁岭日报;2008年

7 杨华云;工伤保险条例修改 城乡“同命同价”[N];中国联合商报;2010年

8 黄维东 岑洪;发生事故获单位赔偿 申请工伤认定更保障[N];法治快报;2006年

9 董志军;解读《工伤保险条例》 保护劳动者权利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10 刘亚辉;我省出台工伤保险条例[N];河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e

本文编号:1097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97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b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