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

发布时间:2017-10-28 07:3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 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诉讼 劳动者 调解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基本劳动关系的改变和劳动法制建设的严重滞后等原因,造成我国劳动争议的数量大幅增加,处理难度剧增。我国原有的劳动争议仲裁模式——“一调一裁二审”已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影响着劳动争议的及时解决和社会稳定,劳动争议仲裁模式亟待完善。 对此,本文试图从分析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现状、不足之处着手,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即“强制仲裁,两裁终局,法院监督”模式,将调解作为仲裁的前置程序;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实体机构,使其逐步向实体化和准司法机构转化;实行两裁终局;法院行使监督权,实行有限审理;解决劳动争议仲裁具体运作方面的几个问题:扩大争议主、客体范围;规范争议仲裁时效;确立争议仲裁的举证规则等。最终达到高效、及时、正确解决劳动争议,努力化解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关键词】:劳动争议 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诉讼 劳动者 调解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第一部分 劳动争议的基本法律问题7-15
  • 一、劳动争议的界定7-8
  • 二、劳动争议的法律性质及与其他争议的区别8-10
  • 三、劳动争议的种类10-12
  • 四、我国劳动争议的现状及成因分析12-15
  • 第二部分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15-27
  •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基本框架15-17
  • 二、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17-25
  • 三、域外劳动争议仲裁模式简介及其借鉴25-27
  • 第三部分 设计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的价值取向和司法理念27-32
  • 一、程序公正27-28
  • 二、效益与效率28-30
  • 三、强化仲裁的非诉讼功能30-32
  • 第四部分 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模式的主要观点及其评议32-36
  • 一、“裁审分轨,,各自终局”制32-33
  • 二、“两裁终局”制33
  • 三、“只审不裁”制33-34
  • 四、“仲裁为主,诉讼为辅”的“一裁两审”34-36
  • 第五部分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的重构及完善36-46
  • 一、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的重构36-40
  • 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需解决的相关问题40-46
  • 结束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9-50
  • 后记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兴,吴文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不足及其完善建议[J];法学;2002年10期

2 李培志,王秀英;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重构[J];河北法学;2004年10期

3 罗燕,陈葵;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创新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肖卫兵,钱大军;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J];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陈新;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应实行两裁终决[J];中国劳动;2001年12期

6 李勇;关于调整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建议[J];中国劳动;2003年01期

7 阮秀;由个案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J];律师世界;2001年08期

8 刘冬京;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之程序保障的应然价值取向[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王国社;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10 陈彬;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构[J];现代法学;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1107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07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f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