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商业秘密作为一种具有巨大经济潜能的无形资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乃至生死存亡。同时,随着通讯与交通业迅猛发展,企业的人才流动愈发频繁。人才的流动不可避免的触及甚至带走了企业的商业秘密,损害了企业经济利益,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由此引发的企业与雇员以及第三人间的纠纷不断。 我国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理论研究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尚未形成统一且权威的理论体系,而人才流动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侵害的加剧也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信息化而日益显露出来的,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尚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 目前对我国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商业秘密的基础知识方面,对商业秘密的定义及法律性质的认识尚存争议。第二,侵权行为方面,缺乏从企业内部出发对造成侵权行为的原因的分析。第三,法律保护措施方面,雇员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预防机制有待研究,无论是采取签订保密协议,或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方式,其中都有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针对善意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况缺少具体规定;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后的法律救济机制尚不完善,对诉讼前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救济措施没有规定,在侵权行为认定后,侵权人是否应承担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问题仍存在争议。 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问题涉及到企业、雇员、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研究这一问题时要遵守在争取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衡平作为商业秘密权利人的企业与作为保密义务人的雇员二者的利益,同时兼顾负有不作为义务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既要从保护商业秘密的宗旨出发,充分发挥商业秘密对于维护竞争秩序、保护智力成果、促进科技研发的作用,同时又要保护雇员的合法劳动权利,兼顾第三人的合理的作为权利。在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多种理论依据基础上,完善我国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运用管理学关于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关知识,从企业内部分析商业秘密被侵犯的机理,总结出人才流动中雇员及第三人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继而以民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的法律保护理论为基础,借鉴其他国家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先进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人才流动 商业秘密 法律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294;D92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3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8-9
- 1.1.1 问题的提出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我国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现状9-11
- 1.2.1 关于商业秘密含义的规定9
- 1.2.2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9
- 1.2.3 关于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的规定9-10
- 1.2.4 关于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时的救济制度的规定10-11
- 1.3 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11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11-13
- 2 商业秘密概述13-19
- 2.1 商业秘密的含义13-16
- 2.1.1 商业秘密的定义13-15
- 2.1.2 企业商业秘密与雇员一般知识、技能、经验的界定15-16
- 2.2 商业秘密的法律性质16-17
- 2.3 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17-19
- 3 我国人才流动中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19-25
- 3.1 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的含义19
- 3.2 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被侵害的机理19-20
- 3.3 人才流动中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20-25
- 3.3.1 人才流动中雇员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20-22
- 3.3.2 人才流动中第三人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22-25
- 4 我国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基础25-33
- 4.1 我国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25-28
- 4.1.1 商业秘密保护的宗旨25-27
- 4.1.2 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要注重各方的利益衡平27-28
- 4.2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理论依据28-33
- 4.2.1 民法保护28-30
- 4.2.2 经济法保护理论30-31
- 4.2.3 行政法理论保护31
- 4.2.4 刑法理论保护31-33
- 5 完善我国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措施33-41
- 5.1 加强人才流动中对雇员侵犯企业商业秘密行为的事前预防33-37
- 5.1.1 完善保密协议的法律规定33-35
- 5.1.2 完善竞业禁止制度的法律规定35-37
- 5.2 在人才流动中认定第三人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时引入善意取得制度..37-39
- 5.3 完善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的法律救济措施39-41
- 5.3.1 增加关于禁令的规定以完善诉讼前救济制度39-40
- 5.3.2 不宜增加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40-41
- 6 结论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45
- 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5
- B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编写的著作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良荣;;侵犯商业秘密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的困惑与出路[J];知识产权;2011年06期
2 别渝;;举步维艰的流动争议仲裁[J];干部人事月报;1994年Z1期
3 冯占山;;商业秘密权民事法律保护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4 陈沛;;流动的党旗 不变的党性——江苏探索建立流动人才党员管理长效机制[J];中国人才;2011年11期
5 张永咏;;律师流动问题实证分析[J];中国律师;2010年03期
6 龚振达;;如何把握好岁末年初的跳槽机会?[J];大众心理学;2005年02期
7 刘炎迅;王婧;;农民工返乡竞选村官[J];新一代;2009年03期
8 邢少文;;“第三波”移民潮:人才的流失?[J];百姓生活(下半月);2011年06期
9 胡开忠;;反向工程的合法性及实施条件[J];法学研究;2010年02期
10 ;答询热线[J];干部人事月刊;199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茜;;山东省人才流动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2 王琪;;浅析环境对人才流动的影响[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黄泰信;;浅谈印刷蓝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4 董丽苹;;系统自组织理论对加强人才流动管理的指导意义[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5 魏晓丽;郭成铎;;黑龙江流域文明与我省人才培养[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6 桂昭明;;我国区域人才流动的效益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田晓明;朱永新;张卿华;;高等学校人才流动归因及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关培兰;周新军;;武汉市人才环境现状及优化的对策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9 马旭红;;对我省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思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娟;王安民;;跨组织知识交流中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占廷 王宏金 李晓元 张迁;辩证地认识人才流动[N];安徽日报;2005年
2 李薇薇 李斌;促进人才流动要过“三道坎”[N];北京科技报;2003年
3 郝卫;城际快车和人才流动[N];经济日报;2003年
4 张艳芳;人才流动须依法进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姜义双;莫给人才流动设障[N];辽宁日报;2004年
6 郭玲;一体化市场提速人才流动[N];上海科技报;2003年
7 ;人才流动政策将有五项调整[N];组织人事报;2000年
8 邓国宏 黄颖;发布信息 促进人才流动[N];巴中日报;2008年
9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 段华明;人才流动: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源泉[N];南方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毛庆;三市人才流动有了“绿色通道”[N];南京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伟年;中国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刘新权;中央企业技术秘密的保护与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齐家滨;社会资本、技术特征与软件技术人才流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毛冠凤;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流动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冯慰荣;人力资源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D];南开大学;2003年
6 周敏;跨组织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常晓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介明;供应链企业知识产权协同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宋全征;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D];上海体育学院;2002年
10 王东;农村发达地区人才集聚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一品;论我国人才流动中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D];重庆大学;2007年
2 丰帆;商业秘密保护与人才流动的冲突与协调[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沈璞;商业秘密及其在人才流动下的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蔡进兵;科技型企业人才流动与自主技术保护的产权经济学分析[D];暨南大学;2004年
5 徐全颖;论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制度[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6 侯军帮;人才流动的制度环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沈勤;论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8 宗华;高科技园区人才政策与人才流动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李军;关于民营企业员工组织忠诚度的培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李文勇;基于人才流动分析的山东省人才环境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10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1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