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根据现实国情和法理,可以确立由效果、效率和成本等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作为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评估的基础。通过采集数据对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从而对"效果"一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数据分析或其他实证分析的方式来评估"劳动争议解决的时间"、"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衔接程度"等二级指标,从而综合评估"效率"指标。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运行的成本涉及到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平衡,在对"劳动争议解决的个人成本"、"劳动争议解决的社会成本"等二级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运行成本做出评估。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争议 解决 机制 效果 评估 指标体系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3BFX066)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号12YJA820065)资助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D922.591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中的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在向法学领域渗透,法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具体法律制度的现实运行效果进行考察,从而为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合理的基础。本文主要尝试应用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弘道;法律的经济分析工具[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露;吴亚楠;;略论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李晓光,孙瑞;关于建立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郭志远;;对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郭志远;;“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唐世银;;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谭世贵;;实现我国农村司法现代化的路径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王国春;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郭毅玲;;浅析中国传统“无讼”理念及其现代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5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永流;马协华;高其才;刘茂林;;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实变迁——来自湖北农村的实证研究[J];中国法学;199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安;;虚拟空间的争议解决机制[J];科技与法律;2006年03期
2 赫荣平;;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重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费介华;;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突破及完善[J];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03期
4 文祥;;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邓陕峡;;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实证调研报告——对C市L区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考察[J];理论月刊;2010年02期
6 郭鹏;;引领变革开始的开始——评《互联网环境下的争议解决机制:变革与发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高海荣;;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现状及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10期
8 李达;王朝;;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症结及其完善[J];钦州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9 余敏友;论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争议解决机制的对策[J];中国法学;1996年05期
10 肖芳;李杰;;我国金融争议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关于我国金融争议解决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J];北京仲裁;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磊;;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缺陷分析与重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滕军;;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许秀珠;;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法理学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南;中国亟需建立多元争议解决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郭士辉;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发展空间巨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记者 王斗天 通讯员 汤大巍;开展补偿标准研究 建立争议解决机制[N];深圳商报;2013年
4 记者 张国香 徐光明 宁杰;依法开展仲裁司法审查与监督努力发展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学成;税收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静雯;涉外消费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新雅;多元化行政争议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张田甜;当代中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刘媛;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马迅;《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十一章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钱建亮;国际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管辖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韩思思;我国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尹君;论我国集体利益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2年
9 张雷;东莞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改革方案[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徐练华;网络消费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9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2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