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中“用工”内涵及效力探析——兼谈《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文的修改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中“用工”内涵及效力探析——兼谈《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文的修改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用工 内涵 效力 修改 事实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订立 双方当事人 劳动者权益
【摘要】:《劳动合同法》中用工的涵义应采"实际使用说"。用工并不能取代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地位。用工的效力应在于:一方面,在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确认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已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建立并履行,从而保护劳动者权益;另一方面,在劳动合同成立与生效分离的情况下,用工成为认定劳动合同生效的法定标准,从而弥补附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不足。应在明确用工内涵和效力的前提下,对《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文进行修改。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10条第1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由第10条可以推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是建立劳动关系的行为之一。这样就会带来与第7条的冲突,到底劳动关系的建立是以用工,还是以劳动合同的订立为判断标准呢?尽管第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崇国;谈谈实践的基本要素[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2 于经 ,龙政;榆中县陆家崖大队的调查 以产计工好[J];兰州学刊;1980年02期
3 王义卿;加强领导,逐步完善生产责任制——察右中旗的调查[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2期
4 李志纯;施工统计在为“创全优工号竞赛”服务中得到了提高和发展[J];中国统计;1981年02期
5 徐芸芳;谈谈建筑工业化的经济效果统计[J];中国统计;1981年03期
6 袁松树;嘉山工人子弟小学采取主题中队会形式 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J];安徽教育;1982年11期
7 王全新;试论农业统一经营包干制[J];中州学刊;1982年02期
8 陈钢;准确计算和评价工业生产的速度、比例和效益[J];中国统计;1983年07期
9 若思;介绍两本关于工业净产值的书[J];中国统计;1983年08期
10 龚屏;昔时赣水涛声哀——解放前教师的悲惨命运[J];江西教育;198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宝光;;工序能力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传雷;董浩斌;尹华濂;高建东;;高水位情况下堤坝隐患的监测预报技术探讨[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徐宗健;;工程可视化技术与公路隧道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99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9年
4 冯倩莹;张华俊;姜增辉;李涛;张学兵;;陈列柜制冷系统中使用R134a的可能性[A];21世纪中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速冻食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侯文江;;人、机功能分配方法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6 付梦印;钟秋海;;坦克火控人-机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制[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7 胡艳;;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8 佟玉霞;朱元清;;地震台阵技术的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王郡甫;张建华;张捷;冯进波;孙内;许晓群;田志刚;;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的制备及对辐射豚鼠血小板低下的治疗作用[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我国工程塑料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A];’2000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波;医院后勤走向社会[N];安徽日报;2000年
2 通讯员 曹杰 义言 记者 白鹏;批发企业生机再现[N];天津工商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霄峰;城市特困单亲女职工[N];北京日报;2000年
4 伍朝阳;就业挑战《劳动法》[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5 ;我国的职业介绍内容[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6 ;国内劳动力需求明显回升[N];中国建材报;2000年
7 ;让梦想插上成功的翅膀[N];中国旅游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沈保启;市场是企业成功的“主战场”[N];中国贸易报;2000年
9 记者 张红梅 实习生 薛红;市政勘察设计院恢复甲级资质[N];重庆日报;2000年
10 记者 陈显秋 实习生 宋果;创“职工之家” 添员工干劲[N];重庆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尹冀平;河北石油分公司基层零售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姜地忠;理性选择还是感性选择——对计划就业制度下国有企业用工行为的考察[D];吉林大学;2004年
6 叶信鸿;论我国临时性岗位用工法律制度的重构[D];湘潭大学;2004年
7 林熹;我国业主支付保证担保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王子君;陀螺轴承用多孔含油聚酰亚胺保持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10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70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70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