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多元化与农民工非典型劳动者的法律保障
本文关键词:劳动关系多元化与农民工非典型劳动者的法律保障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雇佣关系进一步多元化以及非典型劳动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农民工大多从事非典型劳动,因其不适用于劳动法,因而如何在多元化的劳动关系下保障其权利就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以"从属性"为基准,判断农民工非典型劳动者的性质和法律地位,重新界定"劳动者"的范围,分层次对其进行法律保护是解决农民工劳动权保障问题的崭新路径。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金】:2007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关于非典型劳动者保护的法律课题”(指导项目07SJD820012) 江苏省社科院2008年重点课题“劳动关系多元化与非典型劳动者社会保障”(院阅A0801)的子课题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农民工非典型劳动产生的主要原因(一)产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从GDP的构成比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2008》,1978年中国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为28.2:47.9:23.9,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为11.3:48.6:40.1。29年来,中国第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琳;劳动关系特殊形态及其法律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2 黎民;邱莉丽;;论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护[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肖娜;从长远角度构建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J];人口与经济;2004年S1期
4 李恩平;高凤莲;;完善我国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5年12期
5 毛瑛;杜英东;陈钢;李娇凤;张继华;杨新政;;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可及性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娟;新时期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史晓磊;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肖娜;农民工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投资主体行为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张出兰;制度创新与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媛媛;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6 刘晶;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夏小辉;我国城镇灵活就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唐琪;政府在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环境中的失位和防范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季高晟;交易费用视角下的企业劳务租赁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余朝前;重庆市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民工维权知识问答[J];农村科学实验;2008年02期
2 张素伦;;农民工工伤认定中的劳动关系研究[J];理论月刊;2011年01期
3 贾秀芬;;劳动关系多元化与农民工非典型劳动者的法律保障[J];法学杂志;2009年02期
4 程必定;;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J];江淮;2007年01期
5 ;用人单位否定劳动关系,农民工如何应对?[J];村委主任;2010年11期
6 王菁;;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7 李林;张丽;;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与分析[J];经济论坛;2010年10期
8 喜佳;;二元结构下“农民工”劳动权之一元法律保护:从身份到契约[J];中国法学;2010年02期
9 田文玲;;当仲裁获胜之后……[J];中国老区建设;2007年12期
10 ;综合信息报道[J];创业者;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锋利;;返乡农民工情况的调查报告[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路雄;;农民工是居民中最具提升消费潜力的群体[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3 吕祖善;;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序[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摘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浙江农民工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诗达;;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8 阳信生;;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取向[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陈诗达;;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后记[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万常红;;关于全市建筑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健;不能因抗震救灾解除劳动关系[N];福州日报;2008年
2 顾荣;不能因抗震救灾返乡解除劳动关系[N];西安日报;2008年
3 赵旭燕 本报记者 李祖立;纺织城:企业就像大家庭[N];乐山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杨丽萍;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N];深圳特区报;2007年
5 通讯员 梁进军;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647.6万元[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6 YMG记者 夏丹;我市为农民工追回工资680万[N];烟台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李曙光;博湖:追讨农民工工资10.9万[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0年
8 金翔 熊昌;追回农民工工资79.83万元[N];广元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巷扉;确保农民工春节前足额领到工资[N];丽水日报;2011年
10 林媛;和谐,融入百姓生活[N];烟台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韦向阳;农民工与中国农村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黎莉;家庭式迁移农民工的工作—家庭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罗胤;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显宏;农民工劳动力产权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亮山;我国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9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琳;丽水私营企业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尹刚;农民工劳动安全权益维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杰;新时期我国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5 解立峰;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磊;劳动法中的劳动者角色定位[D];吉林大学;2006年
7 宣璐;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缺失及其保障[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溢;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赵冬梅;农民工劳动权保障的法与社会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罗强;农民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及拖欠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22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2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