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的国家权力保护
本文关键词: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的国家权力保护
【摘要】:要在企业并购中使劳动者的劳动权得到实质保护,必须强化国家权力,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层面构建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对劳动者劳动权的全面综合保护体系。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确定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劳动权保护的程度和范围,规制并购中用人单位的基本行为,对留用劳动者与并购后的新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作出相应规定。发挥政府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的行政职能,加大对企业并购过程中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健全和完善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以保障劳动者劳动权为核心的市场规则和公共政策。劳动者在企业并购过程进行权利救济的司法实践中面临程序复杂、维权成本高、案件执行难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劳动法庭或劳动法院等途径予以解决,同时赋予法院监督审查权。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湖北欣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资助项目“劳资关系和谐与企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201012)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构成了国家权力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宪法中已有“劳动权”条款,但要使宪法上的劳动权在企业并购中获得实质保护,就必须从国家权力入手。只有构成国家权力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严格依照宪法规范所折射出的宪法精神和原则合理划分和行使,才能使企业并购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健,宋永泉;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2 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坤刚;关于企业内部劳动规章立法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余利亚;叶海平;刘云;;生命权私法救济浅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章礼强,朱凡,吴清旺;创业投资组织形式抉择探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张新;析婚姻法中的探望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张莉丽;辨析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徐国栋;;权利能力制度的理想与现实——人法的英特纳雄耐尔之路[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9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10 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张德美;晚清法律移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钟青;权利质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谭甄;移植与差异: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东胜;我国经济转型期产权保护实施机制的变异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杨春禧;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陈运;英国法浮动财产负担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蒙晓阳;自然人人格权客体范围之扩张——法的人文关怀体现[D];广西大学;2001年
5 李敏华;合伙企业四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刘楠祺;合伙企业破产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黄台英;关于中国合同法的违约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李惠阳;公司监事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娄正涛;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静漪,魏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劳动权的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夏小林;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3 朱艳,戴良铁;就业歧视的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12期
4 王美艳;;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5 徐颖;劳动权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劳动;2004年01期
6 郁晓晖;解读"乙肝歧视"——关于一项"社会病"的学术再界定[J];社会;2004年10期
7 唐灿;性骚扰:城市外来女民工的双重身份与歧视[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8 谷峰;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新认识[J];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01期
9 姚先国;谢嗣胜;;职业隔离的经济效应——对我国城市就业人口职业性别歧视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李实;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基于山西若干样本村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东岳;;高温之下,劳动者享有特殊权利[J];江淮法治;2011年15期
2 张海荣;;浅谈企业劳动者社会保险权益[J];华北电业;2011年04期
3 小保;;劳动者不愿签合同应如何处理?[J];就业与保障;2011年06期
4 程成;;遭遇“隐性辞退” 劳动者该怎样维权?[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8期
5 杨维松;;劳动者因过错造成单位损失,要赔偿吗?[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1年07期
6 段佩佩;;劳动者休息权能否放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7 高健;张弓;刘佳洁;;工资“两发”成劳动者维权陷阱[J];就业与保障;2011年06期
8 陈实;曹艳锋;赖剑华;唐yN;;新劳动法:劳动者的美丽新世界?[J];黄金时代;2008年03期
9 曹佩;;《劳动合同法》在湖南省益阳市的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10 ;用他人的身份证去打工有什么风险[J];工友;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2 唐邦富;;试论《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特点[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4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施玉平;;辞职权法律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王杰;;关于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的法律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沈同仙;;劳动者就业权和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竞合法律保护机制初探[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项先权;;劳动者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与制度规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教会劳动者如何维权[N];郑州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张金红;临河四项举措优化劳动者务工环境[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3 中共中央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 顾祥胜;体面劳动要从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节入手[N];工人日报;2008年
4 张旭莹;劳动者不是法律救济中的襁褓[N];法制日报;2007年
5 武汉市江岸区前九万方三村 时明;劳动者应敢于对侵权行为说“不”[N];工人日报;2008年
6 周建越;被老板欺负要敢于打官司[N];苏州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国 实习生 王慧 杨洋;如何更好地保护烈日下的劳动者?[N];工人日报;2006年
8 卞松林邋本报记者 金晓玲;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劳动者挽回损失650万元[N];辽宁日报;2008年
9 湖北 张嵩;高温立法为劳动者撑起“遮阳伞”[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田享华;不要立“贵族劳动者的保护法”[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6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杨;论集体谈判权[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王修亮;集体谈判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4 仝宁;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劳动者保密义务与竞业禁止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廖媛媛;试论我国劳动法关于试用期的一些问题[D];四川大学;2007年
6 马哲;劳动者辞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磊;劳动法中的劳动者角色定位[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丽萍;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D];苏州大学;2006年
9 单一琦;劳动合同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赵冬梅;农民工劳动权保障的法与社会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26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2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