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女职工劳动保护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女职工劳动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转型 女职工 劳动保护 国际劳工组织 社会性别平等 国际劳工标准 经济全球化 用人单位 公约 家庭责任
【摘要】: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女职工就业权利和劳动保护受到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大量出现女职工劳动保护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女职工过度保护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由于政府不再承担公共服务责任和监管力度弱化而出现的越提倡保护、对女职工就业越不利的复杂局面。本文参照全球化和对自由主义经济批判的框架,从国际劳工标准、社会性别平等和政府责任等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修改中的基本原则和修改导向,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给新时期劳动者权利的实现和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问题受到党和政府、工会、企业家组织、妇女组织、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等的密切关注。自2006年以来,有关部门适时地提出修改1988年颁布并实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曼尼;;减轻女职工们的家务负担[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2期
2 ;中国职工的劳动保险和福利[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1年05期
3 胡成义;人口生产管理[J];人口学刊;1981年04期
4 李文书;;“三量一率”的教学[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年09期
5 谢允美;;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是怎样抓好计划生育的几点作法[J];西北人口;1981年01期
6 王雅林;自由时间利用的理论和实践[J];求是学刊;1982年04期
7 陈维禧;;阿米娜献血[J];中国民族;1982年03期
8 ;愿教育战线涌现更多的优秀女教师[J];人民教育;1982年03期
9 宋其祥;;用对应观点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J];湖南教育;1982年12期
10 顾鉴塘;;苏联的人口政策[J];西北人口;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郑菁英;李佩珩;阎红;;环境污染对女职工健康影响[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3 陈锦萍;廖健;;改善制鞋业女职工劳动条件保障妇女劳动权益[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4 戴素芬;;环境保护进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妇女环境意识的觉醒[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5 陈舍;;社会转型期中的老年人自助[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6 葛林;束兰根;;试论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化[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7 陈朝霞;;浅谈传统书库管理方法的变革[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知识经济与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高立迎;;简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9 窦有显;;下岗女工的心理困惑及调适[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10 吴量恺;;明代中后期商业理念的发展[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晓林 徐欣;住房补贴怎么“补”[N];安徽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霄峰;城市特困单亲女职工[N];北京日报;2000年
3 毛卫平;社会转型的哲学先导[N];北京日报;2000年
4 记者 张清林;生育需要“再保险”[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唐山市总工会女工部;为修改《婚姻法》支招[N];中国妇女报;2000年
6 张李玺(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妇女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黄星瑞 本报记者 韩小红;山西:多方沟通 听取意见[N];中国妇女报;2000年
8 彭均日 本报记者 高天;私企女工权益亟待社会关注[N];中国妇女报;200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潘锦棠;生育社会保险不仅是女人的事(上篇)[N];中国妇女报;2000年
10 莫奇;今朝建业看巾帼[N];中国航天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2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黄永鹏;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金融工业集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冬莉;社会转型与HIV高危险行为:甘肃戒毒所的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崔晓娟;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余丽丽;社会转型与媒介的社会控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亢宁梅;论新状态文学的诗性表意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鹏;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建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亚泽;发展中国家转变中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盛图强;浅析社会转型对城市住宅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史历;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陈小玉;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控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张建军;多元价值观与大学德育中的价值导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9 熊楚汉;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晓娟;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重塑[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242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4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