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反就业歧视的民事救济权利

发布时间:2017-12-11 11:29

  本文关键词:论反就业歧视的民事救济权利


  更多相关文章: 就业歧视 民事救济权利 直接依据


【摘要】:民事救济是反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权利则无救济,反就业歧视的民事救济根本在于其权利。就业平等权是平等权在劳动领域的具体适用,但是它依然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未能成为民事救济的直接权利。反就业歧视民事救济权利,是就业平等权在私法领域中具体化了的民事权利。只有具体的、可量化的民事救济权利才能作为劳动者获得民事救济的直接依据。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就业歧视直接侵犯的是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侵犯就业平等权的法律责任并不明了,因此从法的运行角度观之,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救济并未取得良好效果。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制度中的民事救济,由劳动者为自身权益主动启动,对于消除就业歧视之危害与遏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韶华,樊鸿雁;论机会丧失的损害赔偿[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2 吴爽;;论平等权在我国的实现[J];理论观察;2008年02期

3 张红;;方法与目标:基本权利民法适用的两种考虑[J];现代法学;2010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论一般人格权作为基本权利之保护手段——以对“齐玉苓案”的再检讨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9年04期

2 童之伟;宪法司法适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法学;2001年11期

3 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4 覃有土,晏宇桥;论侵权的间接损失认定[J];现代法学;2004年04期

5 喻敏;论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事领域”内的直接效力[J];中国法学;1995年06期

6 姚辉;周云涛;;关于民事权利的宪法学思维——以一般人格权为对象的观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张巍;;德国基本权第三人效力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季卫东;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强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9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10 强世功;宪法司法化的悖论——兼论法学家在推动宪政中的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现杰(作者系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学博士,参与了《解释》的起草工作);人格权司法保护的重大进步和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宋春雨(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齐玉苓案宪法适用的法理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其宝;;我国就业歧视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2 谭雅静;;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探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年11期

3 曾恂;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启示[J];南方经济;2003年05期

4 许圣道;许圣义;许昌浩;;当代大学生就业歧视面面观[J];人大建设;2010年04期

5 ;中国的就业歧视[J];世界博览;2010年16期

6 塑人;;就业歧视,伤透求职者的心[J];公民导刊;2003年04期

7 ;编读往来[J];人民论坛;2006年09期

8 罗恋;杨绍安;;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2010年10期

9 诸葛致远;;就业歧视何时休[J];工友;2003年03期

10 朱懂理;;论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立法背后的权利观[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长贵;魏振涛;;消除就业歧视 促进就业平等[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2 林凌敏;王丽芳;;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及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程英红;;市场经济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朱邦盛;;开发劳动者创造力是构筑企业创新体系的基础[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梁运烈;;浅论劳动者老人靠谁养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孙锦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劳动者动力机制的再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7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8 戴玲;;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培养普通劳动者[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牛致功;;唐代均田制与日本班田制下的劳动者[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10 王学华;;公司高级职员与劳动者的身份界定[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叶;必须消除就业歧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仝静海;就业歧视,你遇到了吗?[N];河北日报;2002年

3 本报实习生 张磊 吴扬莉;消除就业歧视需要各方一起努力[N];经济日报;2005年

4 刘以宾;辨析 “就业歧视”[N];经理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国香;反对就业歧视 建立和谐社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舒迪;就业歧视:一道无形的门槛[N];人民政协报;2005年

7 何颖;就业歧视知多少[N];四川科技报;2003年

8 记者 王振华;美国就业歧视案猛升[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方明;制定专门法律 消除就业歧视[N];法制日报;2008年

10 李国民;“党员优先”算不算就业歧视?[N];检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郝红梅;平等就业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李萌;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韩靓;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和收入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钱智勇;对教育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伟;我国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娟;我国就业歧视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刘冬;论我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及法律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雷亚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5 覃伟丽;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娜;我国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禹达平;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何蓉;农民工就业待遇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曹晓蕾;论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D];东北大学;2008年

10 钟君;反就业歧视立法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78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78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f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