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法:劳动者权利义务融合之法——社会法的视角且以加班工资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0 14:31

  本文关键词:劳动法:劳动者权利义务融合之法——社会法的视角且以加班工资为例 出处:《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法 特别私法 社会法 加班工资 有机团结 权利义务融合


【摘要】:若将劳动法视为特别私法,则不承认劳动者之间存在有机团结,继而认为劳动者权利义务不融合;藉此,将注重设计与落实劳动者个体权利,雇佣者法定义务不被强制要求履行。若将劳动法视为社会法,则承认劳动者之间存在有机团结,继而认为劳动者权利义务融合;藉此,将注重设计与落实劳动者集体权利,雇佣者法定义务被强制要求履行。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前言(一)本文的主命题——劳动者权利义务是否融合所谓法学上的权利义务融合,是指一项法律关系的内容一面为权利另一面为义务,一个法律主体既享有该项内容的权利又负担该项内容的义务。众所周知,劳动法为向弱势劳动者提供倾斜性的特殊保护,大多对强势雇佣者负加苛严的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延园,Barbara Darimont;中德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制度比较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伶;;章程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毕金平;;我国税收立宪之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蒋辉宇;;论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与社员的责任形式——对当前学界有关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华;;儒学与现代人的精神家园[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2 任建东;;网络游戏的道德资源性分析[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3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童恒萍;;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石先钰;;加强法官道德建设是法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冯兴元;;中国的“奇迹”:成因、问题与展望[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迟君辉;国际流失文化财产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京靖;基于课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模式及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家永;;安排补休就可不发加班工资吗?[J];创业者;2003年08期

2 竹文君;;“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问题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白玉;;试论劳动法的社会法性质[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4 郑少华;;寻找劳动法上的“人”——以社会法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07年01期

5 尹虎岗;;中国劳动法的历史与未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陈会林;简论劳动法的社会法性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7 王安宁;;新角度看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关系[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赵俊红;;新角度看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0年11期

9 叶维弘;;节日加班工资究竟如何算[J];人力资源;2009年11期

10 石璐;加班困扰都市上班族[J];中国人才;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新辉;;浅谈铁路加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2 段占朝;;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及法律对策探讨[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3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4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全兴;;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环境的两种视角[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姜俊禄;方弱弱;;加班制度的基本问题研究[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余晓光;;劳动法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10 姜俊禄;;依法治国与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景文;每周六加班,职工离职获赔对企业有何启示[N];检察日报;2009年

2 史探径;略谈劳动法和社会法[N];工人日报;2003年

3 殷国安;加班加薪,劳动部门不能只当“布谷鸟”[N];检察日报;2007年

4 苏云姝;最低工资与加班工资[N];江苏科技报;2007年

5 记者 严峻嵘 采访整理;工间休息惹争议法官判案看约定[N];人才市场报;2009年

6 梁伍全;谁来保证“三倍加班工资”到位[N];湛江日报;2007年

7 自由撰稿人 踏雪痕;谨防不休息释放负面效应[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雪飞 玉松;职工自愿加班能要加班工资吗[N];江苏经济报;2006年

9 记者  李艳 通讯员  杨川;国庆7天加班工资不得低于341.19元[N];陕西日报;2006年

10 傅晓峰;拒不兑现加班工资用人单位将被严惩[N];济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朱翠微;医患法律关系属性论[D];吉林大学;2009年

7 毛德龙;经济法的转型与转型经济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胜男;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林太;劳动法公法性分析及其启示[D];苏州大学;2004年

3 潘正雨;在校生劳动法主体资格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与立法建议[D];湖南大学;2010年

4 李博;我国劳动基准法律制度应对WTO劳工标准议题的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5 曾琳;工作场所性骚扰的劳动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卢文娟;新劳动法背景下企业雇佣政策选择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平;法国劳动法中的解雇权[D];南京大学;2011年

8 吴迪;劳动法视野下的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扈春海;社会法的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乔书;劳动法对企业高管的规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2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12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f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