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
本文关键词: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 出处:《中国劳动》200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者 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法 法律规制 用人单位 法律性质 放松规制 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
【摘要】:在目前的劳动合同立法中,如何规制劳务派遣引起了诸多争议。就立法态度而言,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就法律性质而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应如何界定三方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雇主责任又应如何分配?就具体运作而言,面对劳务派遣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对其适用的范围,包括行业、职业及时间期限等应如何界定?对派遣机构的从业资格和市场准入条件等又该作出何种规定?就这些问题本期进行了讨论。希望对我国劳务派遣立法有所借鉴。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如何规范劳动者派遣,已经成为《劳动合同法》立法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这种争论的实质,其实是劳方和资方及其他相关利益集团利益之争的反映。笔者与立法课题组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于劳动者派遣问题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论证。我们的基本结论是:为坚持《劳动合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黎建飞;;“派遣劳动”应当缓行[J];法学家;2005年05期
2 张玲;朱冬;;论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J];法学家;2007年04期
3 谢德成;;劳动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之比较[J];河北法学;2006年12期
4 马延军;;法律视野下的劳动力派遣[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赵小仕;;劳务派遣就业与相关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6年01期
6 何小勇;;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岩;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才租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孟妮;劳动派遣制度的法律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3 陈刚;河南省通信公司劳动关系改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朱雯雯;对多重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之探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薛孝东;劳动力派遣的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郑文涛;论劳动关系[D];兰州大学;2006年
7 王珏;从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看事实劳动关系[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韩方方;论我国劳动力派遣立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张威;劳动派遣及其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戈;劳动者派遣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龙;;关联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J];中国劳动;2010年11期
2 余明勤;劳动者如何在劳动关系调整中认识自己[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徐潇洁;;劳动者应慎用笔名[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09期
4 徐小洪;;《劳动合同法》若干条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陈胜君;;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潘荷花;;劳动关系中可以设定担保吗?[J];工友;2010年09期
7 童韶琴;试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2003年08期
8 向恩齐;曾维红;;高龄劳动者的权利需维护[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7期
9 张丽;;《劳动合同法》的漏洞和缺陷[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04期
10 龚晓龙;;刍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支付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5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8 李红伟;;浅析企业并购中对劳动关系变化的处理[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郭勤生;郭晟辰;;企业员工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界定[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6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10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 王杨邋徐健;劳动者提交辞呈不一定导致解除劳动关系[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市劳动保障局 陈金鹏;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咸宁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方兴业;建立劳动者工资正常调整机制[N];深圳特区报;2008年
4 傅进良;落实劳动合同制度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N];衡水日报;2006年
5 本报法律组;安装空调协议属于劳动关系吗[N];检察日报;2008年
6 李松邋黄洁 通讯员 王文波;提供劳动不是劳动关系成立唯一标准[N];法制日报;2008年
7 范围;董事能否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李明强;劳动关系应当合理设界[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罗燕;稳定劳动关系: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N];广州日报;2008年
10 王小莉;自动离开公司劳动关系是否自然解除[N];江苏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2 张磊;劳动法中的劳动者角色定位[D];吉林大学;2006年
3 郑R糢,
本文编号:1316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1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