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船员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12-21 15:33

  本文关键词:我国船员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出处:《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船员劳动争议 仲裁 诉讼 调解联动机制


【摘要】:我国海事司法实践显示,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数量一般在海事法院年受案量的前几位。然而,我国现行的船员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与争议解决的客观需要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立足中国现状,从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理论区分入手,结合我国劳动仲裁和海事司法实践处理船员劳动争议存在的问题,建议针对船员劳动的特殊性,适用"或裁或审"的双轨制救济方式,建立我国船员劳动纠纷调解联动机制;针对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要求,建立船上投诉和岸上投诉机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我国独立的船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处理机构。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法律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海商法实证研究”(2012TD030)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海运安全与海洋权益维护的法律问题研究”(WT2012002)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船员是劳动者中的特殊群体,又是支撑航运业的骨干,加强对船员劳动权益的保障对于维护海上航行安全,推动航运业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国现行的船员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却不尽人意。《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MLC2006)对船员就业合同和争议的解决提出了新要求。目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扈春海;;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三方原则的应用探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杨芳霞;;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3 李集合;;论劳动争议的救济方式[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章法;企业劳动用工的十大法律误区[J];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08期

5 余作才;;工作十年被辞退,二上法院讨说法——桂林一环卫工人的维权之路[J];法制与经济;2005年14期

6 姚艳;;浅析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解决方式的完善[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孙双星;违约付出的代价[J];北京工商管理;2001年07期

8 李文成;;未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伤后如何要求赔偿[J];四川农业科技;2006年10期

9 潘行球;合同须签订 上岗要培训[J];中国劳动保障;2003年04期

10 孙德强;;劳动争议处理法制30年发展与展望[J];现代交际;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建标;王光荣;李晓义;张立党;;无期限劳动合同限制与劳资行为——来自实验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费信安;;正确把握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合理选择企业用工形式[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4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宋翼;;浅议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与创新[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6 徐阳;;倒签《劳动合同书》的终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汤碧琴 通讯员 刘震;社保和劳动合同成争议焦点[N];宁波日报;2007年

2 ;公司没盖公章的合同就无效吗[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周功灿(作者单位 绍兴市仲裁委);仲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制度[N];绍兴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少男;把矛盾消化在基层[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5 张苏民;我省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近九成[N];海南日报;2007年

6 日报记者 张蔚;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N];柳州日报;2008年

7 由中国劳动争议网供稿;劳动合同、承包合同不是一回事[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8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N];新华日报;2003年

9 张书喜;芜湖近30万人“签约参保”[N];安徽日报;2007年

10 ;充分发挥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N];中国企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吴宏耀;诉讼认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吴华;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赵天红;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袁忠民;我国仲裁机构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田东奎;中国近代水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萍;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D];苏州大学;2006年

2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马秋实;劳动合同解释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杨军;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罗贝妮;论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8 余琼琼;论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亲自履行原则[D];苏州大学;2010年

9 尤垒;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D];苏州大学;2003年

10 付雷;关于企业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6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16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8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