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劳动”应当缓行
本文关键词:“派遣劳动”应当缓行 出处:《法学家》200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劳动关系 劳动派遣 劳务派遣 劳动权益 劳动法 劳动风险 劳动合同 劳动力
【摘要】:正 一、"派遣劳动"的字义与实质 "派遣劳动"在我国又称为"劳务派遣",是指"派遣机构(劳务公司)与派遣劳工(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要派机构(实际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但这个从所谓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泊来的词语却在其出生地找不到与其对应的"dispatchedemployment"词汇。在美国,"派遣劳动"从属于"暂时性劳动提供(temporary help supply)"的范畴。劳动者从事暂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2.5
【正文快照】: “派遣劳动”在我国又称为“劳务派遣”,是指“派遣机构(劳务公司)与派遣劳工(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要派机构(实际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①但这个从所谓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泊来的词语却在其出生地找不到与其对应的“disPatchedemp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德成;;劳动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之比较[J];河北法学;2006年12期
2 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J];中国劳动;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小勇;;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雯雯;对多重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之探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薛孝东;劳动力派遣的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郑文涛;论劳动关系[D];兰州大学;2006年
4 张威;劳动派遣及其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桂玲;有关劳动力派遣的法律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6 占德小;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风险处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唐付强;劳动力派遣共同雇主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徐洁;中国外派劳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夏华玲;雇主责任制度新论[D];烟台大学;2007年
10 赖力静;论劳动力派遣下工会职能的制度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小保;;劳动者不愿签合同应如何处理?[J];就业与保障;2011年06期
2 吴春明;;工伤职工造成损失 用人单位怎样追偿?[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3 杨炳辉;田伟丽;;对执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8期
4 ;支付经济补偿金法律规定[J];农民文摘;2011年09期
5 程成;;遭遇“隐性辞退” 劳动者该怎样维权?[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8期
6 李晨;;企业单方面对员工调岗调薪有何法律规范?[J];上海企业;2011年07期
7 经参;;辞职面试:若涉隐私劳动者有权拒绝[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9期
8 杨维松;;劳动争议经典案例咨询问答[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1年08期
9 何小勇;张栋;;再谈如何认定劳动合同订立时劳动者的说明义务——与俞里江、赵艳群商榷[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10 曹佩;;《劳动合同法》在湖南省益阳市的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2 唐邦富;;试论《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特点[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4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沈同仙;;劳动者就业权和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竞合法律保护机制初探[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杨淑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标准及方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根生;;浅谈劳动者离职后返还用人单位财物的法律适用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用人单位应该如何向农民工发放工资[N];四平日报;2007年
2 日报记者 张蔚;劳动关系如何才算建立? 用人单位制定制度有讲究[N];柳州日报;2008年
3 谢子琳;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有何规定[N];法治快报;2006年
4 武汉市江岸区前九万方三村 时明;劳动者应敢于对侵权行为说“不”[N];工人日报;2008年
5 记者 叶小钟邋通讯员 李琳 实习生 于博;用人单位恶意规避者无效[N];工人日报;2008年
6 孙卉;怎样才算“加班加点”?[N];江苏法制报;2007年
7 刘菲菲;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档案[N];中国矿业报;2006年
8 ;劳动者辞职如何赔偿公司的损失?[N];组织人事报;2007年
9 杨傲多;人大常委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保护[N];商务时报;2007年
10 毕芳芳;劳动者败诉自己先有不足[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郝红梅;平等就业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媛媛;试论我国劳动法关于试用期的一些问题[D];四川大学;2007年
2 郑R糢,
本文编号:1320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2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