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关系中的劳动者权利保护路径研究——以利益组织化为分析视角
本文关键词:劳资关系中的劳动者权利保护路径研究——以利益组织化为分析视角 出处:《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表达分散、工会缺乏独立性和代表性,导致劳动者权益经常受到资方的不法侵害。从利益组织化的角度来看,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就是要实现劳动者的利益组织化。为此,应当在更新观念的前提下,优化劳动法律制度设计和安排,重点着力于:规范工会组织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完善工会代表权的构成与实现机制,促进雇主组织的行业性规范和自律,构建工会与雇主组织之间理性博弈、协商民主的劳资关系,健全劳工维权的司法和行政执法保障制度等,真正实现对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Abstract]:The laborer is in the absolute weak position in the labor relations, the organization degree is low, the interest expression is dispersed, the union lacks the independence and the representativeness. From the angle of systematization of interests, realizing 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 rights is to realize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ers' interests. Under the premise of renewing the concept, we should optimize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labor legal system, focus on: standard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s and employment units, and perfecting the constitution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trade union representation.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norms and self-discipline of employers' organizations, to build a rational game between trade unions and employers' organizations, to negotiate democratic labor relations, and to improve the judicial and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protection system of labor rights.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 rights, lay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embody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the societ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工会;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劳资关系中的劳动者权利保护问题劳动者权利,又称劳工权利或劳权,指处于现代劳资关系中的劳动者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全部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的总称。1一般而言,劳动者权利的概念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并具有不断发展的特性。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类型上将劳动者权利分为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臻荣;曹艳琼;;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权利的法律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3期
2 王锡锌;;利益组织化、公众参与和个体权利保障[J];东方法学;2008年04期
3 王锡锌;;参与失衡与管制俘获的解决:分散利益组织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赵光侠;;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现实困境与执政党的功能发挥[J];求实;2007年09期
5 徐露辉;陈国权;;社会转型过程中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6期
6 黄冬娅;;组织化利益表达:理论假设与经验争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霞;;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法治探析[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2 安丽娜;;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中的公众监督委员会制度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3 赵含宇;;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条件、困境与突破[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9期
4 齐慧峰;;城市规划专业中的公众参与教育——基于一次模拟讨论会的教学思考[J];城市规划;2011年09期
5 郑文杰;;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民营企业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9年01期
6 刘华;;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若干问题[J];东方法学;2009年06期
7 张振华;;中国政治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及其路径选择[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00期
8 叶林;;私法权利的转型——一个团体法视角的观察[J];法学家;2010年04期
9 崔庚申;韩桂珍;;浅析“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界定—检验—救济[J];法制与社会;2011年35期
10 黄学贤;齐建东;;试论公民参与权的法律保障[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金盛兰;;非营利组织与中国志愿服务发展面临问题的解决[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刘华;;论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若干问题[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董明;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D];上海大学;2011年
3 刘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工会利益整合—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磊;中国职业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5 黄洪旺;我国公众立法参与的制度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弓联兵;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D];复旦大学;2012年
7 章海珠;纳税人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周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曹伟;经济转型中的政企耦合[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张继红;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之法律防治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事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表达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廉清;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杨守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制度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朱伟强;论合作理念在行政决策听证中的具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孙振声;集体土地征收中公众参与立法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周怀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公众参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和雷;新世纪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赵颖;价格听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黎学基;社会权力勃兴的行政法意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贺译葶;省直管县体制背景下县级政府决策制度化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里安,肖孝毛;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3 朱联平;;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途径[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2期
4 陈剩勇,林龙;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城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J];青年研究;2005年02期
5 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年01期
6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究;2005年01期
7 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8 陈国权,徐碧波;法治缺失下的制度风险与非市场竞争[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3期
9 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探索;1993年01期
10 ;领导决策信息[J];太原科技;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晶;劳动者权利内容和实现途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06期
2 黄雪兰;我国劳动者权利保障的现状与改革[J];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沈青;沈斌华;;劳动者权利观念淡薄与忽视劳动者权利[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磊;;劳动者权利的基本范畴研究*——以法律解释学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08年04期
5 王皎皎;;公司分立中的劳动者权利保护的合理性分析[J];才智;2009年07期
6 邹湘高;;劳动者权利与劳动者的全面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3年02期
7 李文成;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规定[J];中国农村科技;2002年10期
8 刘玮,万勇,陈大羔;《职业病防治法》确立劳动者权利的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2年03期
9 徐恩毅;《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劳动者权利的规定[J];中国工运;2002年05期
10 刘臻荣;曹艳琼;;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权利的法律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萍 孟庆泉;劳动者权利倾向性保护的实现[N];工人日报;2005年
2 宣海林;开胸验肺事件缘于社会纵容[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慕毅飞;“要涨薪就走人”霸气何来?[N];长沙晚报;2012年
4 周章;“富士康模式”何以能够延续[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5 高绪华 张如婧;“书记市长帮讨薪绝不能成为趋势”[N];人民政协报;2012年
6 陈一舟;杜绝“打骂搜身”与体面劳动无关[N];检察日报;2010年
7 李涛 作者单位 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体面劳动包括尊重劳动者的“软性”权利[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8 李冰洁;高温立法吹来制度凉风[N];人民公安报;2012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施晓红;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定位:从直接干预到间接干预[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10 闻一言;SA8000凸显 劳动者权益[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伟;我国劳动者权利实现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王丹丹;公司分立中的劳动者权利及其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6年
3 潘佳;国有企业劳动者权利保障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易明;我国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蒋存龙;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权利保护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赵智刚;被派遣劳动者权利保护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江伟;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利保护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晏筠;我国劳动者权利双重救济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吴帅;劳动权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10 缪兰兰;解雇权限制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35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43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