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中国劳动关系的十字路口——管制与自治:富士康、本田案件提出的法治命题

发布时间:2018-05-04 05:09

  本文选题:“强资本、弱劳工” + “强国家、弱社会” ; 参考:《探索与争鸣》2011年03期


【摘要】:《劳动法》建立了调整劳动关系的"三层次模式"。《劳动合同法》旨在强化以国家管制为特点的调整模式。理论界出现了两种解读视角:一种观点强调"强资本、弱劳工",强化国家干预,意图建立起一种高度管制的用工体制;另一种观点认为不仅要关注"强资本、弱劳工"的现象,更要关注我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特点,努力实现以自治为主的劳动关系调整。富士康、本田事件意味着我国出现了自治的现实压力,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重新走到了十字路口。我国应当注重平衡劳动关系三个层次的关系,使国家管制与当事人自治作为劳动关系的两种调节手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Abstract]:Labor Law establishes a "three-level model" for adjusting labor relations. The purpose of Labor contract Law is to strengthen the adjustment model characterized by state regulation. There are two kinds of angle of view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one view emphasizes "strong capital, weak labor", strengthens the state intervention, with the intention of establishing a highly regulated employment system; the other holds that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strong capital, weak labor".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country and weak society" and strive to realize the adjustment of labor relations based on autonomy. The Foxconn and Honda incidents mean that China is under real pressure of aut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relations in China has reached a crossroads. Our countr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alance of the three levels of labor relations, so that the state control and the autonomy of the parties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two means of regulating the labor relations, combining and promoting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
【分类号】:F24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李德齐;劳动争议处理与制度选择[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徐小洪;;劳动法的价值取向:效率、劳动者主体地位[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侯玲玲;;中国和瑞典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彦君;;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法学的理论贡献[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2 林丽玉;;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以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3 刘焱白;;试析劳动法上权利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基于劳动关系稳定的视角[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曹端波;;人的发展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张冬梅;;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兼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和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肖竹;;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构建的裁审体制及与劳动监察的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时秋;;法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劳动合同法探析[J];才智;2009年22期

8 董保华;;“黑砖窑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9 刘晓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13期

10 董保华;;我国劳动法学研究应当摆脱极端——兼评刘诚《论〈劳动合同法〉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法治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卫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武;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沈少蔚;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军芳;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芳霞;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李恒;主要发达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及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明堂;诉权滥用及其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琳;试论利益平衡理念下的劳动派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田菲菲;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几点思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9 刘祥国;劳动合同法的基本理念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龚关;《劳动合同法》的若干不足及其完善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董平;切实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实体化建设[J];中国劳动;2000年01期

2 王全兴 ,侯玲玲;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选择[J];中国劳动;2002年08期

3 常凯;论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兼及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趋向[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4 谢晖;权力缺席与权力失约——当代中国的公法漏洞及其救济[J];求是学刊;2001年01期

5 杨振山;一部历史性的基本法律──纪念《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J];中国法学;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1841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841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2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