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者: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合理定位

发布时间:2018-05-17 01:31

  本文选题:高等学校教师 + 聘任制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摘要】:教师聘任制是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教师法律地位则是教师聘任制建构与实现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对教师在聘任制度中的法律地位的定位是模糊的甚至是冲突的。在法学理论上,将教师定位为劳动者,教师通过基于平等自愿的劳动合同与学校产生法律关系,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权利义务明确化,将对教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完善教师聘任制,应从教师的劳动者法律地位的确立入手,建立一系列以劳动合同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高等学校教师是劳动者,建议从立法上尽快予以明确和完善,以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Abstract]:T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 is the core of personnel syste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legal status of teachers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 In the curr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 the legal position of teachers in the employment system is vague and even conflicting. In the theory of law, teachers are defined as workers, and teachers make clear thei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the work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rough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chools based on equal and voluntary labor contracts. It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rotection of teacher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To perfect the teacher employment system, we should star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teachers and establish a series of system with the labor contract as the cor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laborers, so it is suggested that legislation should be made clear and perfected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eacher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D922.16;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吕琳;论“劳动者”主体界定之标准[J];法商研究;2005年03期

2 吴开华,覃伟桥;论教师聘任制的法律性质[J];教育评论;2002年05期

3 王晨光;刘文;;市场经济和公法与私法的划分[J];中国法学;199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建宇;;“用工”法律问题初探[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2 尹珊珊;;相对弱者:高校教师聘任制下教师地位的界说[J];沧桑;2009年04期

3 廉海明;;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合理定位[J];成功(教育);2010年10期

4 赵海奇;王州庆;;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0年07期

5 朱霁;;我国高校教师权益救济程序的弊端及完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6 柳经纬;;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民法学的基本任务[J];法学;2008年10期

7 余玉娴;;我国聘任制下高等学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模糊及成因[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8 俞祺;;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及救济程序的规范分析——以浙江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9 柏孟仁;;高校与教师间纠纷解决之法律路径述评——以聘用制的施行为视阈[J];法制与社会;2009年25期

10 张烨;;从“北京大学保研风波”看我国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浅析高等学校学生保研的知情权和受教育权[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向帮华;;人道、教育之道与教育法之道的终极追求[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冀诚;试论所有制概念对中国私法制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月萍;公法现代化的一般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吕志祥;藏族习惯法及其转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樊华强;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兰领;论政府与公立学校的行政法律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孟祥锋;法律控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鹏炜;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法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文丰;两岸公立大学法人化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闫建璋;我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合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袁长宣;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万宝;“设立中公司”用工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兰;论高等教育的教育自由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华秀;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周国华;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构建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雷;完善我国经济立法的路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陈萌;教师聘任制度实践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登旭;;劳动之歌[J];兵团工运;2011年07期

2 颜东岳;;高温之下,劳动者享有特殊权利[J];江淮法治;2011年15期

3 张海荣;;浅谈企业劳动者社会保险权益[J];华北电业;2011年04期

4 小保;;劳动者不愿签合同应如何处理?[J];就业与保障;2011年06期

5 程成;;遭遇“隐性辞退” 劳动者该怎样维权?[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8期

6 吴军一;;推行公务员制度,聘任制还要不要坚持?[J];干部人事月刊;1995年01期

7 邓林;;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权利保护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8 杨维松;;劳动者因过错造成单位损失,要赔偿吗?[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1年07期

9 段佩佩;;劳动者休息权能否放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10 ;体面劳动[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雷;;高等学校教师系统模型与模拟[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程英红;;市场经济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3 梁运烈;;浅论劳动者老人靠谁养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朱邦盛;;开发劳动者创造力是构筑企业创新体系的基础[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孙锦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劳动者动力机制的再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6 戴玲;;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培养普通劳动者[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余勇;;41例金属烟热群体发病诊治[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学华;;公司高级职员与劳动者的身份界定[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韩勇;;马克思分工理论浅谈[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姚先国;郭继强;;再论劳动力产权——用“劳动力产权”概念超越“劳动力商品”概念[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卫平 李秀丽 苏增勋 李裕霞 吴雪莲;火洲劳动者风采[N];吐鲁番报(汉);2005年

2 本报记者 冯孝亭 通讯员 李炳忠 牛效强;维护劳动者的尊严[N];东营日报;2005年

3 律师 潘家永;劳动者的哪些收入属于工资?[N];经理日报;2005年

4 侯永锋 本报记者 杨靖岫;为了劳动者的健康[N];辽宁日报;2005年

5 林海旭;对规范劳动者随意跳槽行为的几点建议[N];汕头日报;2005年

6 记者 晋雅芬;4个月展现80位劳动者风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张贵峰;不愿做“普通劳动者”背后的草根困境[N];中国商报;2006年

8 刘祖禹;伟大寓于平凡[N];人民日报;2006年

9 霍群珍;营造尊重普通劳动者氛围[N];黄石日报;2007年

10 深圳市总工会;建立劳动者集体谈判权[N];人民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国成;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及模式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嵘;论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何明洁;劳动与姐妹分化:中国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6 钱智勇;对教育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孙志伟;论公有制企业的性质、权利体系、目的及其实现形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庞丽霞;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政府职责[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张鹏飞;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及防范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费之光;按劳分配制度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兰祥;中小学校长聘任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秋艳;高等学校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冲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齐斌;浅论并购中企业及所有者与经营者和其他劳动者的关系暨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4 王修亮;集体谈判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杜杨;论集体谈判权[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汪沛;高等学校教师管理评估体系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7 丁虎;聘任制下高职院校教师权益保障现状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08年

8 马哲;劳动者辞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磊;劳动法中的劳动者角色定位[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9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899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