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法制约下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预测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10 13:58

  本文选题:劳动法 + 劳动争议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14年01期


【摘要】:文章利用加权几何平均弱化算子修正序列的增长趋势,根据序列没有明显的指数规律,采用GM(2,1)对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进行了模拟计算与预测。我国劳动争议数量的预测必须附加劳动法的制约作用,否则预测结果将没有任何经济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weighted geometric average weakening operator to modify the growth trend of the series, an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has no obvious exponential law, GM (2K1) is used to simulate and predict the number of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cases. The forecast of the quantity of labor dispute in our country must be restricted by labor law, otherwise the forecast result will have no economic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AGL006) 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3154111100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后资金资助项目(10BH11)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树理 ,苏育;劳动争议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劳动;2002年07期

2 骆公志;崔杰;谢乃明;;灰色GM(1,1)模型新的改进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8年22期

3 王正新;党耀国;裴玲玲;;灰色GM(1,1)幂模型初始条件的组合优化[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文勇;李冬梅;;阿坝州三大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郑亮;蒋志雨;;铝粉厂粉尘爆炸危险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J];安防科技;2009年08期

3 齐新安;朱祖林;;安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与发展态势的灰关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汪周生;;外部环境因素与合肥会展经济发展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王贵权;朱云鹃;;企业债券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丁玉玺;;安徽省科技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吴国锋;;基于二次插值的GM(1,1)模型在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王辉;孙世群;熊鸿斌;;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灰色预测的研究[J];安徽化工;2006年04期

9 邱福林;穆兰;;广东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春江;唐德善;;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碧春;;灰色系统理论在建筑物变形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尹春杰;孙洁君;张承慧;;一种新型的蓄电池组状态在线检测及故障预报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军亮;肖新平;毛树华;;灰色双层线性规划的粒子群解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戴文战;李俊峰;;图像边缘检测新算法及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刘捷;李军亮;廖锐全;;非等间隔广义累加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俊峰;戴文战;潘海鹏;高金凤;;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图像去噪算法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李俊峰;戴文战;潘海鹏;;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8 戴文战;李燕;杨爱萍;;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改进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9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赖于民;李瑞光;杨映明;;产业技术路线图评价机制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魏光明;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昕;海洋灾害补偿基金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董凤娟;注水开发阶段的储层评价与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峰;网络环境下单线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优化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浪;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刘美玲;融合多元环境因子的水稻重金属污染水平遥感评估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翔;文本挖掘技术研究及其在综合风险信息网络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慧;杏鲍菇优良杂交子的初步选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金龙;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晓彬;新安井田瓦斯赋存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米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吴壮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顺岩;灰色系统理论在间歇式染色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振;网络舆情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赵乐乐;在役桥梁结构健康诊断与寿命预测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丰效;;改进灰导数的GM(1,1)幂模型[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11年02期

2 罗党,刘思峰,党耀国;灰色模型GM(1,1)优化[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8期

3 薛小荣;党小刚;;基于灰色理论的西安土地利用预测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11期

4 曾波;刘思峰;;近似非齐次指数增长序列的间接DGM(1,1)模型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08期

5 张辉,胡适耕;GM(1,1)模型的精确解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1年01期

6 谭冠军;GM(1,1)模型的背景值构造方法和应用(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4期

7 宋中民,同小军,肖新平;中心逼近式灰色GM(1,1)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8 宋中民,张曙红;灰色系统的分离建模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9 张大海,江世芳,史开泉;灰色预测公式的理论缺陷及改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10 谢乃明;刘思峰;;离散灰色模型的拓展及其最优化求解[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维宏;;关于修订《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的几点意见[J];中国劳动;1991年02期

2 ;陕西省劳动争议处理实施办法[J];陕西政报;1995年19期

3 张亮;;劳动争议案件急剧上升的原因及对策[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6年09期

4 赵自云;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J];律师世界;1997年03期

5 阎宝龙;对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模式的思考[J];山东劳动保障;2003年09期

6 卢红丹;;解决争议小地图[J];人力资源;2006年19期

7 鲁志峰;;棘手劳动争议,谁有管辖权?[J];职业;2007年11期

8 丁宇翔;郭京霞;;涉及高新技术领域 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J];法庭内外;2007年11期

9 ;申请仲裁的时效是多久[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年01期

10 钟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J];四川劳动保障;2008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振涛;仲深;王春宇;;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地区比较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孙智俊;;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于伟;;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相关问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陆敬波;;律师在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中的作用亟待增强[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梁智;;劳动争议案件的分类以及办理该类案件的相应法律依据[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胜题;范[菁;刘春泉;;劳动争议案件可以反诉吗?[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滕军;;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玉萍;;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管辖问题——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双轨”管辖体系的可行性[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顾金林;;简言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思;劳动立法对金融人事合规操作的影响[N];上海金融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方力 黄宏 袁艳 通讯员 徐琼辉 陈露洁 (袁艳 整理) 朱海兵;“土律师”打官司的背后[N];浙江日报;2010年

3 张恩刚 李晓曦;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委托工会调解[N];青岛日报;2006年

4 吴杏萍 余浩;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多[N];宜兴日报;2008年

5 张波 李建华;调解仲裁监察“三合一”[N];韶关日报;2008年

6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别让小争议酿成大事端[N];工人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郭小平 通讯员 邓文瑶 朱建伟;劳动者应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N];新农村商报;2009年

8 孙吉学;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青岛日报;2005年

9 朱文奎;劳动争议案件缘何日趋上升[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于洋;劳动争议执行案件缘何升幅大[N];江苏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云飞;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林蔚;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反思及重构[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兴东;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陆学兵;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褚利民;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缺陷与重构[D];安徽大学;2006年

8 顾虞丹;工会在劳动争议中的纠纷解决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房芳;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思;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评析及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3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113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