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00:22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产生了,他们是中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虽然被定为农民,但他们却早已从农民中分化出来,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并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其自身法律意识的淡薄和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及各种侵害农民工资及各种侵害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困扰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特殊主体,农民工问题是社会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为了更好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现状的深入分析,并究其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对策:应该完善相关立法,重视执法;简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注重对农民工开展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法律意识,增强其组织性;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我国农民工及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概述
(一) 对农民工的界定
(二) 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定位
二、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的表现
(一) 劳动合同签订不及时、不完善
(二) 农民工工资难以按时全额发放
(三) 休息权受到严重侵害
(四) 劳动保护权得不到保障
(五) 职业培训权很难得以实现
(六)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缺失
(七) 组织工会的保护力度不够
三、我国有关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法律保护方面的现实状况
(一) 我国现有的用于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
(二) 我国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具体表现
四、我国目前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法律之间的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在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
(三) 农民工维护劳动权益存在的法律困境
五、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遭遇侵害的主要原因
(一) 社会历史原因
(二) 农民工自身原因以及用工单位的原因
六、关于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民工劳动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二) 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维权机制
(三) 健全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四) 加强建筑行业管理,拓宽公共就业服务,取缔包工头
(五) 改革工伤保险制度,填补工伤保险空白,简化工伤维权程序
(六) 建立完善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七) 建立社会失业保障体系,更好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八) 建立惠及农民工多数的养老保险制度
(九) 制定强制教育培训制度,增强农民工安全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动合同法中的抑制与平衡[J]. 李坤刚. 中州学刊. 2005(06)
[2]权利保护和利益平衡——对劳动合同立法中几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J]. 沈同仙. 中国劳动. 2005(07)
[3]劳权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之义[J]. 常凯. 中国劳动. 2004(01)
[4]失业保险亟待解决[J]. 宋培杰,刘昌阳. 中国统计. 1999(03)
[5]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J]. 段平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S3)
[6]实行劳动合同制中的难点、问题及建议[J]. 徐政辉. 内部文稿. 1996(09)
[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确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J]. 张之光,万桂兰. 东北师大学报. 1994(04)
硕士论文
[1]农民工工会组织建设初探[D]. 刘澹远.湖南师范大学 2005
[2]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D]. 罗忆源.华中师范大学 2004
[3]农村流动人口文化变迁研究[D]. 陈小娟.西北师范大学 2004
[4]我国农民工管理制度研究[D]. 张秋立.郑州大学 2004
[5]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 李铣.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89512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我国农民工及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概述
(一) 对农民工的界定
(二) 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定位
二、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的表现
(一) 劳动合同签订不及时、不完善
(二) 农民工工资难以按时全额发放
(三) 休息权受到严重侵害
(四) 劳动保护权得不到保障
(五) 职业培训权很难得以实现
(六)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缺失
(七) 组织工会的保护力度不够
三、我国有关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法律保护方面的现实状况
(一) 我国现有的用于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
(二) 我国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具体表现
四、我国目前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法律之间的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在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
(三) 农民工维护劳动权益存在的法律困境
五、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遭遇侵害的主要原因
(一) 社会历史原因
(二) 农民工自身原因以及用工单位的原因
六、关于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民工劳动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二) 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维权机制
(三) 健全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四) 加强建筑行业管理,拓宽公共就业服务,取缔包工头
(五) 改革工伤保险制度,填补工伤保险空白,简化工伤维权程序
(六) 建立完善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七) 建立社会失业保障体系,更好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八) 建立惠及农民工多数的养老保险制度
(九) 制定强制教育培训制度,增强农民工安全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动合同法中的抑制与平衡[J]. 李坤刚. 中州学刊. 2005(06)
[2]权利保护和利益平衡——对劳动合同立法中几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J]. 沈同仙. 中国劳动. 2005(07)
[3]劳权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之义[J]. 常凯. 中国劳动. 2004(01)
[4]失业保险亟待解决[J]. 宋培杰,刘昌阳. 中国统计. 1999(03)
[5]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J]. 段平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S3)
[6]实行劳动合同制中的难点、问题及建议[J]. 徐政辉. 内部文稿. 1996(09)
[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确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J]. 张之光,万桂兰. 东北师大学报. 1994(04)
硕士论文
[1]农民工工会组织建设初探[D]. 刘澹远.湖南师范大学 2005
[2]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D]. 罗忆源.华中师范大学 2004
[3]农村流动人口文化变迁研究[D]. 陈小娟.西北师范大学 2004
[4]我国农民工管理制度研究[D]. 张秋立.郑州大学 2004
[5]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 李铣.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89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589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