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23:13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务派遣是一种特殊的用工模式,是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向用工单位派出该员工,使其在用工单位的工作场所内劳动,接受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完成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它是一种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也是一种就业形式,其最主要的特征是“雇佣”与“使用”相分离,法律关系涉及三方面主体和两个合同。对于这种特殊的用工模式,我国长期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制,在实践中普遍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劳务派遣业的正常发展。随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和实施,其中有关劳务派遣的规定,填补了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正式确立,对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我国劳务派遣市场,构建和谐的社会劳动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我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对想采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的用工单位和众多早已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公司来说,亦喜亦忧。喜的是法律终于以明确的方式肯定和承认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忧的是字里行间,法律对劳务派遣用工有着诸多的限制,在实际操作和适用时会碰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法律上的规定尚付阙如。作为被派遣的劳动者同样亦有诸多疑虑和困惑,这一新的法律关系中究竟能否保障自己?如何切实或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本文通过对现行劳务派遣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相关法律规定的立法建议,以期使得我国劳务派遣制度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劳务派遣制度概述。从劳务派遣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入手,阐述了劳务派遣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区别,并对劳务派遣三方面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研究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问题。主要从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单位设立的规定入手,分析其不足之处,,通过研究学习国外对劳务派遣单位设立的规定,提出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单位设立的建议;第三部分研究劳务派遣与同工同酬问题。首先对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原则的规定予以说明,然后指出劳务派遣制度下同工同酬规制的不足之处和同工不同酬的危害,最后提出了保障同工同酬权实现的措施;第四部分研究劳务派遣的期限和范围问题,借鉴国外的立法规定,指出了我国劳务派遣的期限和范围的法律规定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劳务派遣期限和范围法律规定的建议;第五部分研究劳务派遣的法律责任问题。介绍了我国现行立法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责任的规定,通过借鉴国外有关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责任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责任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通过对我国现行立法中有关劳务派遣制度的规定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中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若干法律问题,指出目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如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许可审批制度,明确禁止劳动行政部门的不当介入;明确举证责任归属来保障同工同酬;区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承担责任,平衡两者的权利和义务等等。
【关键词】:劳务派遣制度 劳务派遣单位 被派遣劳动者 用工单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劳务派遣制度概述12-21
  • 一、 劳务派遣的概念及特征12-13
  • (一) 劳务派遣的概念12
  • (二) 劳务派遣的特征12-13
  • 二、 劳务派遣的分类13-14
  • (一) 按照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的结合程度分类13-14
  • (二) 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分类14
  • 三、 劳务派遣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区别14-16
  • (一) 劳务派遣与职业介绍的区别14-15
  • (二) 劳务派遣与承揽的区别15
  • (三) 劳务派遣与人事代理的区别15-16
  • 四、 劳务派遣制度中三方法律关系分析16-21
  • (一)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17-18
  • (二)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18-19
  • (三) 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19-21
  • 第二章 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21-28
  • 一、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单位设立规定的不足21-23
  • (一)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单位设立方面规定的不足21-22
  • (二) 缺乏禁止对劳务派遣单位的不当介入行为的规定22-23
  • 二、 国外立法对劳务派遣单位设立的规定23-25
  • 三、 完善劳务派遣单位设立的立法建议25-28
  • (一) 对申请设立劳务派遣单位的主体进行资质审查并规定限制措施26
  • (二) 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实行经营行政许可制度并细化年检标准26-27
  • (三) 明确禁止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务派遣单位的不当介入27-28
  • 第三章 劳务派遣与同工同酬28-33
  • 一、 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原则28-29
  • (一) 禁止歧视原则与同工同酬原则28
  • (二) 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的规定及理解28-29
  • 二、 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的不足及同工不同酬的危害29-31
  • (一) 我国法律对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规定的不足之处29-30
  • (二) 劳务派遣下同工不同酬问题的危害30-31
  • 三、 完善对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法律保障等措施31-33
  • (一) 提高立法层次对同工同酬做出明确的规定31
  • (二) 进一步明确同工同酬的举证责任31-32
  • (三) 加强行政监督32-33
  • 第四章 劳务派遣的期限与范围33-39
  • 一、 劳务派遣的期限33-35
  • (一) 国外立法对劳务派遣期限的规定33-34
  • (二) 我国现行立法对劳务派遣期限的规定34-35
  • 二、 劳务派遣的范围35-37
  • (一) 国外立法对劳务派遣范围的规定35-36
  • (二) 我国现行立法对劳务派遣范围的规定36-37
  • 三、 关于完善劳务派遣的期限和范围的立法建议37-39
  • (一) 关于劳务派遣的期限37
  • (二) 关于劳务派遣的范围37-39
  • 第五章 劳务派遣法律责任39-45
  • 一、 我国现行立法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责任的规定39-41
  • (一) 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的责任39
  • (二) 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的责任39-40
  • (三) 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连带责任40-41
  • 二、 我国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法律责任规定的不足41-42
  • (一) 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法律责任的规范不到位41
  • (二) 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连带责任的规定不完善41-42
  • 三、 国外立法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法律责任相关规定42-43
  • 四、 完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相关法律责任规定的建议43-45
  • (一) 区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责任的情况43-44
  • (二) 平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风险及应对[J];人事天地;2011年06期

2 ;当前劳务派遣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劳动合同法》对此有什么对策?[J];司法业务文选;2007年29期

3 赵国伟;;劳务派遣之风险防范[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4期

4 崔永卓;;浅析跨地区劳务派遣[J];运输经理世界;2011年07期

5 关凤荣;崔卓兰;;论劳务派遣法定连带责任立法价值[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2期

6 ;“被派遣”的劳动者 系列之一[J];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2009年11期

7 梁雪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下银行业劳务派遣制度的对策[J];浙江金融;2009年10期

8 闫向连;张建文;;浅谈劳务派遣[J];生产力研究;2009年20期

9 罗海燕;;浅析劳务派遣中的派遣机构[J];大众商务;2009年14期

10 ;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有哪些规定[J];农民科技培训;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7 彭涛;;对劳务派遣队伍稳定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纲;;劳务派遣:一种尚待完善的青年人力资源配置方式[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9 官长春;;规范国有道路运输企业劳务工管理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程延园;;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问题[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潘从武;完善规章规范管理劳务派遣[N];法制日报;2011年

2 职新建;劳务派遣期待本色回归[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务派遣冲击劳动用工制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刘姝宏;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难逃用工责任[N];法制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星婷;工作一辈子你也不是单位的人[N];重庆日报;2010年

6 纪荣凯;论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的法律破解路径[N];工人日报;2011年

7 本报特派记者 张杨 王海燕;劳务派遣工:维权之外更盼制度规范[N];解放日报;2011年

8 特约撰稿 周斌;百思买遣散“劳务派遣员工” 雅戈尔收回“最牛放假通知”[N];人才市场报;2011年

9 记者 朱磊;完善立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N];法制日报;2011年

10 陈英凤;滥用劳务派遣是对职工权益的侵害[N];工人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吴晓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然;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4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朱楠楠;我国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程伟;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戴陵青;关于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10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10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9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