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若干基本选择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若干基本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案件 或裁或审 人事争议 先裁后审 现行体制 事业单位 仲裁机构
【摘要】: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应当作出如下选择:第一,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构可以暂时分设,但规则必须统一;第二,在民商事程序法体系之外构建一套相对独立的劳动争议处理法体系;第三,立足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境外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经验,针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制度所暴露的突出问题进行立法设计;第四,以现行体制为起点,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拓新资源,并追求现有资源与新资源的优化整合;第五,保持原有先裁后审顺序的同时,在裁审之间建立相当于法院一审与二审的效力约束关系,授权法院作出事实审、法律审、程序审的选择,并将特定类型的案件作为例外实行或裁或审。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案件 或裁或审 人事争议 先裁后审 现行体制 事业单位 仲裁机构
【分类号】:D922.591
【正文快照】: 【开栏语】:《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正在制定过程中,为了探讨立法中的有关问题,本刊开设“立法聚焦”栏目,以期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对人们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本栏目由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协办。欢迎广大读者参加讨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兴;王文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若干基本选择[J];中国劳动;2007年01期
2 康桂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若干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新;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应实行两裁终决[J];中国劳动;2001年12期
4 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郑东亮;;劳动争议处理法基本框架的初步设计[J];中国劳动;2006年06期
5 石志恒,李嘉惠;简评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体制[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张晓红;;试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经济师;2011年05期
7 金英姬;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谢廷民;;发生了劳动争议,我该如何做?[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8年09期
9 朱信民;赵晓燕;;《劳动争议处理法》立法构想[J];山东劳动保障;2006年12期
10 陈卿谋;争议解决方式的多元化、规范化是必然趋势——福建省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运作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劳动;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汉友;;重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保障,为人民健康做贡献,一案例分析[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赵雄麟;;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建议[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吕金朝;;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时效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德玲;;浅析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时效[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玉萍;;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管辖问题——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双轨”管辖体系的可行性[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8 马建军;;涉外劳动争议的法律适用以及司法管辖[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10 高中林;;亟待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丽萍;劳动仲裁将进一步“提速”[N];深圳特区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动争议仲裁走向实体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3 山丹;维权本不该是奢侈的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4 记者 高云;劳动争议仲裁队伍亟待加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5 记者 王斗斗;“一调一裁两审”体制存在弊端[N];法制日报;2006年
6 张心宏 记者 张帆;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工作入轨见效[N];盘锦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王海英 实习生 曹大维;我区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显威[N];宁夏日报;2009年
8 郑瑞浩;劳动部:防止用人单位恶意拖延劳动争议仲裁时间[N];商务时报;2008年
9 郑东亮 王文珍;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六大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邵大要;青岛开发区四道防线预防劳动争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增鹏;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缺陷与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丁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反思与重构[D];湖南大学;2008年
3 郑永琦;关于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初步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邹颖;浅析沈阳市劳动争议仲裁中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颜浩;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中的调解[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邹颖;浅析沈阳市劳动争议仲裁中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苏源;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制完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艳国;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柳适思;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制度衔接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吴紫莉;劳动争议仲裁会话的会话结构及策略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42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4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