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热烈与冷静——2000—2009十年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7-16 22:13

  本文关键词:热烈与冷静——2000—2009十年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工伤保险 民事侵权 竞合


【摘要】: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是工伤保险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从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间,约有50多篇论文对该问题进行论述和研究。从工伤保险发展的历史看,以工伤保险补偿为主,以民事侵权赔偿为辅的制度设计是最为合适的。从法律规定以及学者观点的梳理可以看出,该问题本质上考量的是学者,特别是立法者的立场,由于法律缺位导致热烈学术争论背后的是立法者的冷漠以及工伤保险问题研究的清淡。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工伤保险 民事侵权 竞合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意外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10CFX063)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0年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55;D923
【正文快照】: (西北大学法学院,陕西西安710127)在工伤保险法律研究领域,对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研究是长久以来的热点。通过对CNKI数据库相关论文统计显示,从2000至2009十年间,有关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问题研究的论文共计51篇,如果将未包含在CNKI数据库内的专业法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雷涌泉;论工伤事故的社会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J];法律适用;2004年06期

2 曹艳春;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的理性选择[J];法律适用;2005年05期

3 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下)[J];法律适用;2003年11期

4 吕琳;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适用关系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5 周开畅;社会法视角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适用关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张照东;;工伤案件赔偿请求权竞合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7年03期

7 陈碧贤;;补偿抑或赔偿?——工伤补偿与民事赔偿之竞合研究[J];学术论坛;2007年01期

8 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坤刚;;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曹艳春;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的理性选择[J];法律适用;2005年05期

3 刘海红,刘永军;雇员人身损害赔偿的若干特殊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2005年07期

4 葛承书;刘雁兵;;工伤事故责任的侵权法救济[J];法律适用;2006年07期

5 李理;论工伤事故多种补偿机制的适用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张照东;;工伤案件赔偿请求权竞合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7年03期

7 周开畅;社会法视角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适用关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彭建新,李良才;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协调机制探析[J];黑河学刊;2005年03期

9 许天萍;;如何处理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10 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妍;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2 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杨远志;我国工伤保险管理制度初探[D];武汉大学;2004年

4 郑培泉;工伤事故责任辨析[D];四川大学;2004年

5 钱斐;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李国阳;工伤侵权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张俊鸽;论社会保险法和侵权行为法的冲突与融合[D];郑州大学;2006年

8 蓝恭彦;我国政府职业病管理的缺失与多元化管理模式的构建[D];山东大学;2006年

9 刘浩;我国工伤保险赔偿制度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 胡荣霞;职工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涌泉;论工伤事故的社会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J];法律适用;2004年06期

2 曹艳春;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的理性选择[J];法律适用;2005年05期

3 葛承书;刘雁兵;;工伤事故责任的侵权法救济[J];法律适用;2006年07期

4 吕琳;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适用关系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5 董保华;社会基准法与相对强制性规范──对第三法域的探索[J];法学;2001年04期

6 周开畅;社会法视角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适用关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彭建新,李良才;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协调机制探析[J];黑河学刊;2005年03期

8 姜俊禄;论工伤赔偿和民事损害赔偿的竞合[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10 袁满君,陈林林;超越事实与规范的学理──雇佣合同工伤赔偿的归责原则与过错概念评析[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童贵文;从责任保险看侵权法的危机与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有了工伤怎么办?[J];党的建设;2010年07期

2 ;解读新《工伤保险条例》[J];乡村科技;2011年02期

3 ;《工伤案例与评析》[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6期

4 ;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J];司法业务文选;2011年23期

5 ;《工伤案例与评析》[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7期

6 陈美香;;上下班途中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7 许楚敬;江洁周;;我国民事侵权引发工伤的赔付模式选择[J];探求;2011年04期

8 ;新法规提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3期

9 施倚;;个体饭馆的小工受伤能享受工伤待遇吗?[J];劳动保护;2011年07期

10 陶功财;;“48小时”外非工伤的是与非[J];就业与保障;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淑贤;;从班古拉事件看工伤事故责任的承担[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杨曙光;;试论行政裁量权在工伤行政确认中的适用与规范——以工伤认定中工作场所的涵义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江君清;;工伤认定程序应进行重构[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4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劳动保护问题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郭立天;王雪鸿;;完善用人单位在工伤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上的法律思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赖华平;;故意·过失:工伤认定中第三人过错因素考量——兼论工伤认定之实质要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危旭芳;;广东流动劳动力社会保障问题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浙江农民工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农民工与新农村建设[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10 吴凯;;论我国外派船员的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兼评我国《船员条例》第44条和第66条的修改[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慧 实习生 黄雅雯 陈梦茜;新工伤保险条例“伤”了谁?[N];中山日报;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 林琳;期待“扩权”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为职工护航[N];工人日报;2010年

3 南方日报评论员;工伤保险条例向人性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N];南方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郑赫南 实习生 孙娟;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康复”的规定有些单薄[N];检察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炜;工伤保险条例实现同命同价[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6 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赵龙;工伤保险条例中的“48小时”应以确诊为准[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孙悦;我市开展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活动[N];辽源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姝宏;社保范围宜扩大不宜缩减[N];法制日报;2009年

9 ;工伤保险条例[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赵达;我国拟修改工伤保险条例调整工伤认定范围[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鸿铭;论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侵权赔偿的法律适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安瑞鹏;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毛丽娜;工伤保险背景下的工伤损害赔偿[D];重庆大学;2007年

4 周文;论我国工伤事故的法律救济方式[D];苏州大学;2008年

5 石小英;我国工伤事故赔偿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黄海燕;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韩静;我国工伤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杜伟建;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苏延年;论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人身赔偿的竞合[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浦莉;完善我国工伤赔偿法律制度的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0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50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f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