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体制缺陷及其完善
本文关键词: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体制缺陷及其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用人单位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法 各方当事人 工会代表 劳动争议案件 合法权益 达成协议
【摘要】:
【作者单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关键词】: 用人单位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法 各方当事人 工会代表 劳动争议案件 合法权益 达成协议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以协商的方式,说服劝导双方互谅互让,并且就争议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争议的一种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争议的重要手段和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让劳动者权益得到更好保护[J];江淮法治;2008年07期
2 邢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四点突破[J];中国劳动;2008年04期
3 邢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四点突破及对诉讼的影响[J];法庭内外;2008年05期
4 王敏;加快完善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J];工会博览;2005年15期
5 蒋兴和;;重塑裁审关系制度——关于创新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思索[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08期
6 王芳;;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分析[J];山东劳动保障;2007年04期
7 ;学习宣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①[J];四川劳动保障;2008年Z2期
8 杨升岩 ,于荣;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的几点思考[J];山东劳动保障;2003年09期
9 齐建秋;;关于“劳动争议时效”问题的研究[J];工友;2006年03期
10 孙立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答[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2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郭娜;;论人才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5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璐;;人才派遣制研究[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7 尹波;;开展人才派遣业务 提高人才派遣机构服务能力[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8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权福军;;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来自75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10 杜连旺;王溪泉;;试行人才派遣制,,创新用人模式[A];北京人才交流协会2000、2001、2002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迎春;怀孕被辞,选好应对策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锦秀文;实习很重要[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吴新君 实习生 范国兴;劳动密集型企业成为检查重点[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4 裴睿;个体参保人员不能通过“暂住”落户成都[N];成都日报;2007年
5 朱慧松;女性咋成就业的“搭头”了[N];中国妇女报;2006年
6 记者 薛秀泓;劳动保障部:劳动监察制覆盖3亿多劳动者[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记者 万建辉 通讯员 董萍;用人单位求助“诚信档案”[N];长江日报;2007年
8 吴学安;经验+技能是求职的“利器”[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冷义真;怎样举办好县级大型人才招聘会[N];中国人事报;2007年
10 张喻杰邋记者 云晓;劳动关系三项检查开始[N];大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泽铭;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潘玉莲;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张苏苏;论用人单位的知情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郑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姚钰;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叶;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7 周艺;用人单位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任德傲;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彭学锋;我国加班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徐郭飞;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77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7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