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释明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释明问题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双方当事人 释明权 劳动争议仲裁 仲裁庭 仲裁员 法律适用 申诉人 法律后果 举证 劳动仲裁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双方当事人 释明权 劳动争议仲裁 仲裁庭 仲裁员 法律适用 申诉人 法律后果 举证 劳动仲裁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为增强劳动仲裁的公信力,使劳动争议当事人对案件能否胜诉作出比较理性的判断,减少不服仲裁起诉到法院的案件比例和与案件处理有关的涉劳信访量,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使劳动仲裁工作取得“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实效,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的释明问题作深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旭;;非本人亲自登记视角下的婚姻关系之效力[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2 林晶;;探研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3 徐振;;浅谈环境纠纷的解决方式[J];华章;2011年13期
4 赵晓燕;;如何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机制[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年06期
5 刘超;;疏漏与补足:环境侵权解纷中进退失据的环境行政调解制度[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时振凤;魏延伟;王正伟;;浅谈房屋租赁纠纷处理[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2期
7 刘源;;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完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刘昕;;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行政化[J];中外企业家;2011年11期
9 ;信息超市[J];工友;2011年06期
10 林琦;;表见证明在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诉讼中的适用[J];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莹;;简析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鉴定的再次鉴定程序启动中的一个问题[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3 滕军;;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杨恒敏;;论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石凤友;;解读《农村土地承包法》[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付兴艳;;浅析环境纠纷中的行政调解[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7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9 杨南芹;刘福生;;医疗纠纷案件鉴定和审理的现状与思想[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树英;;从上海两起重大地下工程事故看投保工程险及其在操作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财;护理依赖程度双方当事人确认无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2 本刊特约顾问 陈战杰;办理土地过户,双方当事人必须到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3 韩斌 记者 王大伟;密山法院巧用承包田解“两难”[N];鸡西日报;2007年
4 记者 朱云峰 谭晓峰 通讯员 姜国平;陕西高院提级执行一起八千余万元欠款案[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沈峥嵘;农忙季节尽量不传唤农村当事人[N];新华日报;2006年
6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律系 王守俊;我国需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合同中止制度[N];工人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陈海发 冀天福 姬忠彪 本报通讯员 刘俊花;用公正公平赢得当事人信服[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李晓明邋赵胜利;临沂 仲裁便民举措促进维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9 石超;临淄劳动仲裁八措并举为民服务[N];淄博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郭桂花 通讯员 郑金雄 刘辉煌;发生车祸 保险公司先赔付[N];厦门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磊;房屋拆迁合同案件“调解热”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薛凌云;论我国非讼解决社会纠纷机制的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刘亚妮;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赵江平;我国相对独立劳动诉讼制度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7年
5 方捷;顺风车问题法律探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谢梦君;论我国新闻纠纷调处中的ADR建构[D];南昌大学;2008年
7 李小霞;行政判决既判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杨官程;构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立法思考[D];贵州大学;2008年
9 赵斌;论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闫春梅;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79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7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