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苟女士工伤事故赔偿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1 06:17
本文关键词:四川苟女士工伤事故赔偿案分析
【摘要】:工伤保险赔偿制度是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不断扩大,建立和逐步完善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分散企业风险,将事故责任转嫁于专门的工伤保险机构,以保障企业的生产继续,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工伤保险赔偿制度更加关注保障受事故伤害职工的权益。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对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职工伤亡是否构成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比较模糊,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职工伤亡如何认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具体的案件材料分析对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论文展开所依托的案例,将论文的重心明确放在突发自然灾害所引起的工伤事故认定问题研究上;其次介绍与本案有关的法律理论。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学界对于地震造成的事故是否属于工伤事故存在的不同观点以及各种观点的优点和弊端。从中总结出争论的焦点所在,主要集中于对《工伤保险条例》相关的法条的不同理解以及对工伤保险立法的价值所在的不同认识。在综合各种学说的基础上,论述笔者对《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的认识;其次介绍工伤立法相对完善的国家对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职工工伤认定的规定以及我国在前所未有的大地震背景下,对此问题的处理办法。 第三部分,在我国对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工作中的职工伤亡认定属于工伤事故的前提下,对四川省成都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对苟女士工伤认定损害赔偿一案的处理结果提出不同的看法。从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举证规则四个方面对苟女士工伤事故案例进行法律分析。 第四部分构建突发自然灾害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我国工伤事故立法有关突发灾害造成职工伤亡方面规定的不足及其改进提出意见。
【关键词】:工伤 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其分析8-11
- 1.1 案例材料8
- 1.2 对案例材料的理解8-9
- 1.3 研究意义9-11
- 第二章 对工伤事故界定及其性质的描述11-14
- 2.1 对工伤事故的引述11
- 2.2 工伤事故损害成立的必要条件11-14
- 第三章 地震下的职工工伤认定问题14-20
- 3.1 观点争鸣14-15
- 3.2 争论焦点15-17
- 3.2.1 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的理解15-16
- 3.2.2 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的理解16-17
- 3.3 各国立法对自然灾害下工伤事故的规定17-20
- 3.3.1 德国、日本的规定17-18
- 3.3.2 美国的规定18
- 3.3.3 我国的规定18-20
- 第四章 苟女士工伤保险赔偿案的法律分析20-25
- 4.1 苟女士工伤案件中工作时间的认定20-21
- 4.2 苟女士工伤案件中工作场所的认定21-22
- 4.3 苟女士工伤案件中工作原因的认定22-23
- 4.4 本案的举证规则23-24
- 4.5 本案结论24-25
- 第五章 构建灾害下的工伤保险体系25-30
- 5.1 构建灾害下的工伤保险体系25-27
- 5.1.1 工伤保险的制度价值25-26
- 5.1.2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与其他救灾保障措施的比较26
- 5.1.3 构建灾害下的工伤保险体系的必要性26-27
- 5.2 我国工伤立法存在的不足27-28
- 5.3 提出的几点建议28-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晶;;工伤认定标准的几个法律问题[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工伤保险行政案件审理若干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5年10期
3 林嘉;魏丽;;工伤认定一般条款之立法思考[J];法学杂志;2008年01期
4 杨涛;;“同案异判”拷问司法公正[J];法治与社会;2009年08期
5 金英杰;;论我国工伤法律救济的发展和进步[J];工会博览;2006年17期
6 沈锁桂;;汶川地震给工伤保险工作的启示[J];四川劳动保障;2009年08期
7 曹艳春;;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社会背景下的工伤损害赔偿研究[J];法学论坛;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602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0286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