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伤残津贴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衔接
本文关键词:论伤残津贴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衔接
更多相关文章: 基本养老保险费 用人单位 工伤保险 劳动关系 退休年龄 职工 津贴 保险基金 待遇 社保机构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费 用人单位 工伤保险 劳动关系 退休年龄 职工 津贴 保险基金 待遇 社保机构
【分类号】:D922.55
【正文快照】: 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与原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以下简称《办法》)相比,《条例》作出了一至四级工伤职工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到达退休年龄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规定,但由于在实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18期
2 武林;;他的工伤待遇该如何解决[J];当代工人;2008年03期
3 ;对《关于参保单位补缴以前年度社会保险费帐务处理的通知》的补充通知[J];天津政报;2004年09期
4 黑港;用人单位必须给工人享受工伤保险[J];农村新技术;2004年05期
5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J];天津政报;2003年24期
6 ;律师在线[J];蓝铃(打工妹);2006年10期
7 曲颖;;职工工伤康复后复工有何规定[J];农村百事通;2008年04期
8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老工伤人员工伤保险待遇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施办法的通知[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10期
9 李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J];天津社会保险;2011年04期
10 海珠;;工伤私了不合法[J];劳动保障世界;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2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方;张明丽;;武汉市中小企业工伤保险问题探讨[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5 郭立天;王雪鸿;;完善用人单位在工伤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上的法律思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周华中;;体现工伤预防功能是工伤保险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郭娜;;论人才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8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刘仁华;蔡康全;朱玉忠;;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加工伤保险的对策思考[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吕学静;张波;;北京市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重在落实——难点在于外来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荣顺 通讯员 张文君 焦玉姣;六大亮点惠及职工和企业[N];淄博日报;2010年
2 张滨;“双重赔偿”的法律演变及今日规定[N];工人日报;2009年
3 林振文;今年将新增5万人参保[N];温州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马继红;不办保险违法 投机取巧缺德[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5 李庆华;力争三年内达到1200万[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6 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协会;体民情 解民忧[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7 李茜;用人单位少出工伤少缴费[N];工人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汤碧琴;2万“超支”医疗费该谁来付?[N];宁波日报;2007年
9 杨伟广;邯郸市工伤保险“弹性”征缴[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润胜邋硕强;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工伤保险“埋单”[N];河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欣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毛光烈;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中的合作问题分析[D];上海大学;2008年
4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李华一;建筑业农民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明;船员人身伤亡工伤保险赔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张雪梅;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之竞合[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黄晓星;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芮立新;论工伤保险与侵权赔偿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曾娜;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张晓鹏;广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郭学军;试论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08年
8 苏延年;论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人身赔偿的竞合[D];苏州大学;2008年
9 石玉;“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调整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李俊;完善我国职业伤害保障体系[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25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2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