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若干问题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若干问题
【摘要】:对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分别适用不同的违约赔偿归责原则,即劳动者违约时,应采过错责任原则,而用人单位违约时,宜采严格责任原则;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劳动立法的惯例,明令禁止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损害赔偿金,而代之以法定的损害赔偿;在法定赔偿之立法技术上,劳动合同法宜采“分离式”的立法模式,在法定赔偿之范围上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也应当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归责原则 约定赔偿 法定赔偿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违约损害赔偿是劳动合同责任中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责任方法,其在填补合同当事人所受的损害、制裁与防范违约行为以及督促当事人诚实履约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无可替代。然而,劳动合同法上如此重要的问题在理论研究中并未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笔者在此试就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燕;违约归责原则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冯彦君;解释与适用──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检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2 冯彦君;;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三金”适用——兼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态度[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3 孙良国;;专用性投资、劳动者保护与劳动合同解除权[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4 姜颖;;劳动合同违约金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J];法律适用;2006年06期
5 杨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实体法难题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1期
6 扈春海;;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三方原则的应用探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杨肖飞;;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8 李炳安;公民劳动权的立宪思考[J];河北法学;2002年06期
9 钱斐;劳动合同研究综述[J];中国劳动;2004年07期
10 王旭冬;劳动者无条件预告解除权之畸形现状——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反思[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关馨;强迫劳动与免于强迫劳动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张淼;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法律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芸;劳动合同订立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钱超;中国宪法对公民劳动权的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杨振宏;论旅游合同中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周昭茹;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张丽丽;雇佣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调整模式[D];吉林大学;2006年
9 马哲;劳动者辞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刘松珍;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韶华;论我国合同法上的严格责任原则[J];河北法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在范;;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若干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米健;再论现代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兼答张佩霖先生[J];政法论坛;1991年02期
3 徐智华;违约行为归责原则的一般与例外[J];律师世界;2000年12期
4 雷红涛;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比较研究[J];兰州学刊;2003年02期
5 段孝刚;沈翟和;;行政合同归责原则的建构[J];福建法学;2003年04期
6 葛现琴;对我国合同责任归责原则的再认识[J];行政与法;2004年08期
7 沈燕峰;何妤;;论环境侵害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2期
8 李岩,段文鹏;试论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李雅婧;;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归责原则[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10 王伟奇;;对国家赔偿制度“法典化”改革取向的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炜;靖博;;互有过失船舶碰撞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博弈分析[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2 毕波;;环境污染致害责任的归责基础[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1年
3 粘怡群;;浅析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孟春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李挚萍;;再论环境污染侵权无过错责任[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6 舒e,
本文编号:710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1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