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的法哲学分析——以方法论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的法哲学分析——以方法论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公平正义 方法论 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 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者 合同当事人 无固定期限 劳务派遣
【摘要】:如何利用新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避免劳资冲突,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已经成为用人单位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践行劳动合同法的有效途径:一是完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体系;二是树立"公平正义"的劳动关系法治理念;三是提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认知能力。其目标就是实现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实施的理性化、深层次化与本土化。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院办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公平正义 方法论 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 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者 合同当事人 无固定期限 劳务派遣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和谐社会秩序建构中农村法治模式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5ZC163)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劳动合同法缘于“完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治理念,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合同法》的最终价值目标。然而,《劳动合同法》一出台,一些用人单位就对劳动合同法表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恐惧心理和过激行为。“一怕劳动违法行为将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禄正平;;略论公平原则[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2 ;道德困惑的原因何在[J];湖北社会科学;1989年07期
3 张之光 ,万桂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确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王健,张恒山;科斯定理的法学评析[J];高校理论战线;1994年06期
5 龚祥瑞;什么是“法制经济”──法律中立主义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宪法选择[J];学习与探索;1994年06期
6 杨汴南;略论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J];学术界;1994年03期
7 李化祥;公平及其实现形式[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孟泽云;如何订好劳动合同[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4年Z1期
9 吴波;正在弱化的美国精神──阿瑟·黑利眼中的美国社会[J];克山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10 武高寿;论社会主义契约文化的“三纲五常”[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赛;;环境法律制度公平论[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1年
2 李津燕;;论政府信用建设的基础与保障[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大旗;邱潮斌;;经济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德敏;;经济法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马跃进;;合作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企业形式[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亚兰;;专家型律师构建初探[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国家森;;检察机关应从六个方面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法水平[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8 乔法容;;以诚信为重点,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第13次中韩伦理学讨论会国内学者论文集[C];2005年
9 杨松龄;;由Calabresi法则论土地征收之协议[A];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2005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曹恒;;论安全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尔平;如何确定和处理无效劳动合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2 潘庆瑜;劳动权呼唤劳动合同立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3 陈晓辉;关于劳动合同订立中的立法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4 吕同波;悬赏广告的法律效果[N];人民公安报;2000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陈明侠;法律——婚姻家庭的保护神[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于怀清;集体合同要强化[N];中国妇女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周泽;见义勇为面临法律尴尬[N];法制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李勇;公平正义应是法科学生一生追求[N];法制日报;2001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怀;修订《劳动法》应列入议事日程[N];工人日报;2001年
10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评析(上)[N];广西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唐宜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柳砚涛;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吴锦标;国际法与国际秩序[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光辉;中国公司重整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2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韦志勇;论违约金的性质[D];广西大学;2002年
4 蒙连图;中国公司非破产清算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5 王春艳;论缔约过失责任[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彭定友;从康德式“道德建构主义”走向“政治建构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唐璨;论经济法的价值[D];安徽大学;2003年
8 吴福象;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9 李大伟;论格式合同免责条款的法律规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王海波;论刑罚的价值[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22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2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