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16:18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
【摘要】: 自1987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恢复以来,我国建立了一个调解、仲裁、诉讼相互联系的“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机制,为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维护经济发展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劳动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当前我国劳动争议数量不断上升,争议涉及面扩大,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正视这一现实,必须要改革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使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使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得到及时救济。本文通过研究,重新审视了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认为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违背了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多层次的内在要求,与现实存在诸多冲突和弊端。客观地说,制度的缺陷是明显的,对制度进行修正是必要的。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和劳动争议处理的价值追求,借鉴国际上劳动争议处理实行多元化、多轨制解决方式的趋势,笔者提出了建立“裁审分离、各自终局”外加调解机制的劳动争议处理新模式,以推动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劳动争议的概念、特点等作了简介,分析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构架、历史价值和存在的弊端。 第二部分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和挪威劳动
【关键词】:劳动争议 处理体制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591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一部分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及其评价11-21
- 一、劳动争议概述11-14
- (一) 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点11-12
- (二) 劳动争议的分类12-14
- 二、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历史沿革、构架及其历史价值14-17
- (一)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历史沿革14-15
- (二)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基本构架及历史价值15-17
- 三、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弊端17-21
- (一)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造成目前劳动争议调解虚化,工会地位尴尬17-18
- (二)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影响了公正的实现18-19
- (三)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违背了效率/效益原则19-21
- 第二部分 其他国家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及借鉴21-28
- 一、其他国家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状况21-24
- (一) 澳大利亚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21
- (二) 德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21-22
- (三) 美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22-24
- (四) 挪威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24
- 二、其他国家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24-28
- (一) 劳动争议作为现代社会一类特殊的社会纠纷,,应有区别于其他纠纷的特殊的处理体制25
- (二) 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多样化,和自己的国情相适应25-26
- (三) 劳动争议处理贯彻“三方性原则”26
- (四)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强制原则与自愿原则并存26-27
- (五) 划分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不同的争议适用不同的处理程序27-28
- 第三部分 改革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设想28-40
- 一、构建新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原则28
- (一)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原则28
- (二) 公正和效率原则28
- 二、改革我国劳动争议裁审关系的主要观点及学术分析28-32
- (一) “一裁一审”制29
- (二) “只裁不审”制29-30
- (三) “只审不裁”制30
- (四) “裁审分离、各自终局”制30-32
- 三、重视调解的作用,积极发展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32-34
- 四、新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具体构想34-38
- (一) 建立独立、顺畅的劳动争议裁审关系,实行“裁审分离、各自终局”34-36
- (二) 强化调解,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争议调解体制36-38
- 五、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38-40
- (一) 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支持38
- (二) 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作好劳动争议的预防38-39
- (三)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劳动法贯彻实施的监督检查39-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卫兵,钱大军;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J];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张荣芳;美国劳资争议处理制度及其借鉴[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3 徐智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4 郑尚元;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制度比较与分析——兼谈我国劳动争议审判制度的改革走向[J];法律适用;2005年10期
5 董保华;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裁审关系”[J];中国劳动;2004年03期
6 陈建民,孙丽;完善劳动争议案件 仲裁前置程序的建议[J];中国劳动;2004年03期
7 周经纬;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之检讨与重构[J];中国劳动;2003年03期
8 刘诚;;不同模式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异同分析[J];中国劳动;2006年05期
9 王文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中国劳动;2004年08期
10 王国社;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742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4231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