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劳动法的能与不能

发布时间:2017-08-30 03:30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劳动法的能与不能


  更多相关文章: 未成年人 权益保护 劳动法 童工


【摘要】:法定最低就业年龄是自然人可以进入劳动领域、与用人单位形成合法劳动关系的年龄界限,也是劳动法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体现。在童工消除问题上劳动法应努力减少自身的局限。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是一种"准劳动关系",劳动法的适当适用,有利于维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在保证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劳动法应当允许在校学生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劳动,并对因此形成的劳动关系进行规范。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
【关键词】未成年人 权益保护 劳动法 童工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由于我国法定的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无法具有劳动者的资格,因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劳动法之间的联系看似不那么紧密。也许童工是一个联系两者的纽带,但是从劳动法①的角度而言,由于童工没有达到法定的最低就业年龄,与用人单位无法形成劳动关系,因此劳

【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业安;[N];上海证券报;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海防;;论“试用期”条款的理解和适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杨正喜;潘军;;新时期我国产业行动及其法律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王天玉;;就业权:理论、制度与类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徐妍;;欧盟劳动法在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J];比较法研究;2008年01期

5 于兆波,马鸿燕,马大宇,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林国强;;以案说法:《劳动法》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7 王天玉;仇晓光;;工作权之再认识——与劳动权相比较视角下的展开[J];当代法学;2011年03期

8 谢德成;;海峡两岸经济性裁员制度之比较[J];海峡法学;2010年04期

9 陈宜芳;付本超;;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相关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9年01期

10 张颖;;论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J];文史博览;2005年Z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蒋阳飞;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6 刘勇;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林原;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遥;可撤销劳动合同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邱静;坦桑尼亚劳工法及其对中资企业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郭俊;公司并购所涉职工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沈石怡;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对事业单位劳务工群体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丽娜;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蔡晓青;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闫君;论我国对试用期内劳动者权利的保护[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胡顺松;我国劳务派遣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孟光;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杨帆;我国飞行员流动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童工的权利[J];IT经理世界;2008年13期

2 姜春康;;还有多少企业在非法使用童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5期

3 ;女儿在自家店里帮工,也是非法使用童工吗[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5年09期

4 潘家永;;未成年子女能帮工吗?[J];家长;2006年01期

5 陈容妹;;走出家政工权益保护的法律困境[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魏晓莉;;大学生校外打工的法律性质及法律保护探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8期

7 ;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J];农民文摘;2005年05期

8 ;在自家店里帮工也是童工[J];光彩;2004年12期

9 潘家永;;使用未成年的子女帮工能算雇用童工吗?[J];创业者;2006年04期

10 本刊编辑部;;未成年的子女能帮工吗[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德华;;论非法用工主体的法律责任[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2 张祖庆;李铁梅;;大学生兼职期间法律保障探析——以陕西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分析[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3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郭开元;;论我国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保护及其完善[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5 莫洪宪;邓小俊;;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6 杨耀华;;完善未成年人特别保护法律体系的反思[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7 吴壮;何志成;;建立填海补偿制度 保护渔民合法权益[A];2008(舟山)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暨渔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10 王全兴;;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环境的两种视角[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碧琴;童工有了新界定[N];宁波日报;2008年

2 姜春康;如何遏制违法使用童工行为[N];工人日报;2006年

3 董克伟;“临时工”合法权益保护不能成为空白[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周士君;如何帮童工们找到回家的路?[N];农民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邓新建;疑似童工不肯暴露真实年龄 当地政府表示将助童工返乡[N];法制日报;2008年

6 乔健;面对童工法律的空间有多大[N];法制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徐国林 记者 王绪波;4家使用童工被查处[N];连云港日报;2008年

8 重庆 单士兵;保护未成年人权利从究责“问题家长”始[N];嘉兴日报;2008年

9 赵婀娜 邓圩 徐升升;顶岗实习,权益怎么保障[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傅晓峰 通讯员  丁麟宏 王宏田;使用一名童工每月罚款5000元[N];济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张翼飞;公司管理人员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瑞球;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怡瑶;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D];兰州大学;2007年

3 郝文学;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4 訾国栋;我国足球运动员转会制度法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刘莉莉;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的理论与制度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博;我国劳动基准法律制度应对WTO劳工标准议题的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7 翁贤权;论城市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的权益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祁纲;城市房屋被拆迁人权益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黄伟;网络虚拟社会中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谢常;城市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权益保护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57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57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