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伤责任的认定与赔偿
本文关键词:试论工伤责任的认定与赔偿
【摘要】: 在劳动争议中,工伤责任的案例时有发生,而工伤责任又因双方的劳动关系的不同,风险承担与责任归属各有不同,本文主旨从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两个角度论述施工过程中劳动者工伤责任的认定与赔偿问题,同时探讨劳动者维权“无法可依”的状况,从实践意义出发,研究用工方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做到以人为本,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工伤认定 工伤赔偿 劳动合同 劳务合同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工伤责任案例概述7-8
- 二、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界定8-12
- (一) 劳务合同概述8-9
- 1、雇佣合同的含义8
- 2、承揽合同的含义8-9
- (二) 劳动合同概述9
- (三) 几种合同的区别9-12
- 1、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9-10
- 2、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10
- 3、承揽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10-11
- 4、劳务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11-12
- 三、工伤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12-14
- (一) 劳动者与企业或雇主之间必须存在劳动关系12
- (二) 劳动者必须受到人身损害事实12
- (三) 劳动者的损害必须在其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发生12-13
- (四) 事故须与人身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13-14
- 四、解决工伤责任争议的法律依据14-17
- (一) 劳务合同中,工伤责任争议的责任承担人14-15
- 1、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责任14
- 2、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的责任承担14-15
- (二) 劳动合同中,,工伤责任争议的责任承担人15-16
- (三) 工伤事故认定的期限问题16-17
- 1、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 日内的规定16
- 2、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 年内的规定16-17
- 五、工伤责任认定与赔偿中的疑难问题17-19
- (一) 如何处理工伤责任的保险赔付17
- (二) 超过一年鉴定期限后,劳动者如何维权的法律探讨17-18
- (三) 企业以劳务派遣方式规避工伤责任的现象18-19
- 六、结语19-20
- 参考文献20-21
- 致谢21-2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22-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田;;浅谈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相关问题[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2 钱伟兰;孟高飞;;试析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追偿权的行使[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3 孟亚生;;上班途中遇车祸 返聘人员难获工伤赔偿[J];工友;2011年06期
4 周爱红;;怎样避免工伤维权走弯路[J];家庭科技;2011年06期
5 小非;;“退休打工族”遭遇维权困境[J];新天地;2011年08期
6 刘艳;;钟点工作业时摔伤房主应否承担责任?[J];中国农资;2011年06期
7 老怀;;“退休打工族”遭遇维权困境[J];江淮法治;2011年14期
8 张云;;代孕合同适法性与适用性之重述[J];三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吴建斌;;姚明弃用人力资本出资之谜[J];董事会;2011年09期
10 彭思彬;;涉台船员外派法律性质及法律适用比较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贤日;;中国工伤认定制度探微——以最高法院公报的五个工伤认定案件为视角[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志业;李争圆;;现行工伤认定制度的思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姜晓岩;任凯;赵希武;;大庆有偿解除劳务合同职工与在职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谭永良;;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王玫;;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费信安;;正确把握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合理选择企业用工形式[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7 张照东;叶勇;;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8 张福祥;周德元;顾勇;;加快提高海洋渔业劳务船员整体素质[A];船员管理与培训教育论文集[C];2005年
9 肖晋;吴卉芳;;退休人员返聘若干问题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张敏;;船员劳动派遣相关法律问题探究[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仕友;工伤赔偿和民事赔偿,可兼得吗?[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湖南省会同县人民法院 袁仕友;工伤赔偿和民事赔偿可兼得[N];今日信息报;2005年
3 李晨光 崔占魁;工伤赔偿与雇佣损害赔偿浅析[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记者 江泽丰 通讯员 马燕;“私了”后员工再索工伤赔偿[N];中山日报;2008年
5 记者 陈忠;要重视与用人方签订劳务合同[N];吐鲁番报(汉);2008年
6 本报记者 冯淮河;艰难走过16载 终获工伤赔偿[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宋识径;工伤赔偿:写入侵权责任法?[N];检察日报;2009年
8 朱先明 惠蕾蕾;“老上访”真情慰问法官[N];江苏法制报;2009年
9 通讯员 王震;临河法院 多措并举调处劳务合同纠纷[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10 通讯员 张任 青子 赵新强;企业一句“愿意私了” 工伤者被忽悠近一年[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榕;煤矿工伤风险评价及保险费率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朝晖;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詹朋朋;国际劳务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凌红;试论工伤责任的认定与赔偿[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苏文普;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登;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彩钰;建立建全我国工伤预防机制的经济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国胜;论上下班途中工伤的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刘莉莉;论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叶;我国工伤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8 刘本娟;中美工伤认定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刘明雪;并存还是竞合: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的关系[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陈曦;C市工伤流行病学调查与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9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8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