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关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17 11:15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 处理机制 一裁终局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 ,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的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劳动关系的主体和内容都在发生变化 ,劳动争议也越来越复杂。我国现行“一裁再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弱化了劳动争议处理的高效率 ,违背了劳动争议及时处理的原则。要完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机制 ,就必须建立“一裁终局 ,健全监督”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作者单位】: 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关键词】劳动争议 处理机制 一裁终局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按照《劳动法》第77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再依据《劳动法》第79条的规定:当事人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霖,苏海刚;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探讨[J];中国劳动;2000年08期

2 ;依法处理好劳动争议[J];中国工运;1994年11期

3 彭跃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立法及对案件的处理[J];东岳论丛;1997年02期

4 ;学徒期内结婚引起的劳动争议[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07期

5 ;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J];山东政报;1950年11期

6 宋敏生;;浅议预防劳动争议的对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7 ;因工伤处理发生争议如何处理[J];中国劳动;1996年06期

8 ;劳动争议篇(续)[J];中国工运;1996年05期

9 宋新平;论劳动争议受案范围法规的完善[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0 徐智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玉华;;劳动争议及其预防[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章群;邓君韬;;区域合作下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关勇;;从劳动争议谈劳动者权益保障[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林磊;;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缺陷分析与重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潘旦;;金融危机背景下私营企业劳动争议研究——以温州市为例[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管唯;黄富银;汤涛;吴家声;汪建君;;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精神病鉴定156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讷建宏;;职工跳槽引发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张兆国;;是劳动合同关系还是借用关系——从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谈起[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玉柱;;构建和谐劳动(劳资)关系的机制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为新;;浅析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法官 丁宇翔;八成小额劳动争议“一裁终局”[N];北京日报;2009年

2 本报通讯员 李绍本;劳动者如何化解劳动争议[N];云南日报;2009年

3 安徽省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程亚庭;劳动争议纠纷完善裁审衔接[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全总法律工作部劳动争议处理处处长 王敏;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四大问题[N];工人日报;2010年

5 青浦区人民法院课题组;上海市青浦区 搭建裁审长效沟通平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6 本报通讯员 沈宇 本报记者 顾雯;化解劳动争议,雨花台区新招迭出[N];南京日报;2008年

7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吴军;劳动争议最快的当天就能解决[N];嘉兴日报;2009年

8 白永亮;劳动争议的法院管辖地如何确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9 记者 丛民 通讯员 王东 葛红普;济南乡镇将全部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N];工人日报;2009年

10 潘志明 陈娴静;吴江联合社会组织成功调结劳动争议[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姚世华;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朱剑宇;中国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蒋阳飞;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曼娜;我国劳动争议“一裁终局”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宗永玲;评析劳动争议中的一裁终局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韦凤泉;劳动争议裁审模式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兾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许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裁审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丁民;劳动争议中企业滥诉问题调研报告[D];南京大学;2012年

7 职贝贝;对我国劳动争议“先裁后审”处理机制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王丽娜;论我国劳动争议分类处理机制[D];青岛大学;2010年

9 聂正康;我国劳动争议的影响因素和处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宋军发;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6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