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雇工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发布时间:2017-09-17 22:00
本文关键词:农业雇工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雇工 劳动关系 法律调整 非典型劳动关系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民阶层发生了剧烈而复杂的分化,农业雇工的大量存在就是这一分化过程的重要表现之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增加是出现农业雇工的主要原因,也是孕育农业雇工的经济与社会土壤。劳动法诞生于工厂立法,适用于机械化大生产下劳资力量悬殊的劳动关系,然而,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劳动法的宗旨却决定了劳动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劳动关系的基本属性是劳资之间地位的从属性,不管劳动关系如何发展,从属性从根本上是不变的。农业雇工劳动关系除具有从属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典型劳动关系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故其是一种非典型劳动关系。农业雇工劳动关系有其独特的劳动法律制度需求,但其目前却存在适用现行法律的困境,许多理论、制度问题均有待解决,这就需要现行立法从法律适用依据和具体制度完善等方面对其加以积极地应对。
【关键词】:农业雇工 劳动关系 法律调整 非典型劳动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5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引言6-9
- 一、农业雇工的基本问题9-17
- (一) 农业雇工的界定9-12
- (二) 农业雇工存在的背景分析12-17
- 二、农业雇工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及基本特征17-30
- (一) 劳动关系的基本属性17-21
- (二) 农业雇工劳动关系的从属性21-24
- (三) 农业雇工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24-30
- 三、农业雇工劳动关系的制度需求及法律适用困境30-40
- (一) 农业雇工劳动关系的制度需求30-33
- (二) 农业雇工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困境33-40
- 四、农业雇工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现行立法应对40-49
- (一) 农业雇工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依据40-42
- (二) 农业雇工劳动关系的具体制度完善42-49
- 结论49-51
- 注释51-57
- 参考文献57-62
- 论文摘要(中文)62-66
- 论文摘要(英文)66-69
- 后记69-71
- 导师及作者简介7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志强;;劳动法视野中劳动关系认定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任守云;叶敬忠;;市场化背景下李村的换工与雇工现象分析——兼与禄村之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871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7158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