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
【摘要】:就业协议就其法律性质而言是附带保留解约权与效力开始期限的劳动合同,因此,解除就业协议相当于法律上的解除劳动合同。未正当行使解约权而解除就业协议,属于无效法律行为。各方当事人只有遵循就业协议制度的宗旨、目的,具有客观、合理、充分的理由时,解除就业协议才具有合理性。高校处于三方协议中的中介者的法律地位,要探索实现其职责的多元方式和手段。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就业协议 法律性质 劳动关系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2FXB009)的资助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大学生就业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①。这涉及到用人单位、毕业生、高校三方主体,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录用应届大学毕业生时,在学生毕业前对其进行选拔考试,对合格者签订旨在明确三方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学生毕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孝保;;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就业协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黄昆;刘文华;李海明;;就业协议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吗[J];中国劳动;2010年01期
3 丁亮;;浅析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与区别[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诚;;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法律问题与发展前景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2 徐燕;;大学生就业协议有关法律问题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韩光军;;大学生就业协议存废之法律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年02期
4 陈敏;;废除高校毕业生三方协议初探[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5 和志伟;;浅析大学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问题[J];魅力中国;2010年06期
6 秦文献;;《劳动合同法》视域下的就业协议及改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昀昀;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解除僵局及法律救济[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杨立立;高等学校就业协议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董萌;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性质及其未来走向[D];河南大学;2012年
4 李冬;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及法律保障[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冬梅;;《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其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立波 ,王丹;就业协议≠劳动合同[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2期
3 王平;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之比较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梅;;《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其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王秋红;;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法律性质刍议[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林铤;试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张剑军;罗葆青;白仲航;;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辨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05期
5 翟玉娟;;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陈东果;;大学生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23期
7 李孝保;;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就业协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张琦;;高校就业协议之法律探析[J];经营管理者;2009年20期
9 赵建;;关于就业协议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10年11期
10 张绍平;;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J];决策咨询通讯;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2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谢忠东;;试论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9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红伟;;浅析企业并购中对劳动关系变化的处理[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祥华邋谢晓平;职场新人上路 法眼看路牌[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高路;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李明强;劳动关系应当合理设界[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崔航微;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两者间哪个有效[N];法治快报;2006年
5 特约撰稿 周斌;当就业协议违约金不再设上限[N];人才市场报;2007年
6 记者 薛亚芳;大学生如何把好签约维权关[N];人才市场报;2007年
7 张领军邋本报记者 周丽婷;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N];中国妇女报;2008年
8 中国政法大学 舒红梅;如何避免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冲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张领军邋本报记者 刘常俭;就业协议并非劳动合同[N];河北日报;2008年
10 傅进良;落实劳动合同制度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N];衡水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梁国启;我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李娜;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程武龙;公务员劳动基本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3 王言斌;劳动争议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钱斐;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陈永;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杨思;我国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王菁;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永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法律性质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周丹单;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93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9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