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制度、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基于新劳动法七省调查数据的检验

发布时间:2017-09-23 19:17

  本文关键词:劳动制度、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基于新劳动法七省调查数据的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新劳动法 劳动制度 收入流动 收入不平等


【摘要】:新劳动法作为新劳动制度对工资差异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对不同劳动者群体产生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收入流动效应。其中,女性、低学历和中年群体呈现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的"双高现象",值得引起特别关注。收入流动引起了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改变。通过计算新劳动法实施前后的收入不平等指数对比分析发现,单就调查样本而言,新劳动法实施后,收入不平等程度有所缩小。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新劳动法 劳动制度 收入流动 收入不平等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企业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与作用机理研究”(07JA790101)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引言约束劳动关系的一般法律和约束集体谈判的特别法律构成了影响工资、就业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因素(Campbell R.McConnell,Stanley L.Brue,2006)。我国《劳动法》自1995年颁布以来,在推进劳动市场改革、理顺劳资关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近几年来,其在劳资关系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海港;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2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3 孙文凯;路江涌;白重恩;;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韧;;城乡转换、经济开放与收入分配的变动趋势——理论假说与双二元动态框架[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2 王海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3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4 孙文凯;路江涌;白重恩;;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5 王洪亮;徐翔;孙国锋;;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不平等与收入变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3期

6 谢勇;;中国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6年02期

7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10期

8 王海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概念及其度量综述[J];阴山学刊;2005年05期

9 刘和平,魏一鸣,范英,徐伟宣;复杂性科学及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靳贞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马瑞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洪亮;区域居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韧;城乡转换、经济开放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动趋势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罗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闫丽琼;个人储蓄与金融产品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邓传松;江苏农垦农业职工收入增长及差异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费玮;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李慧清;转轨时期广东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鑫;人力资本与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众;健康对非农就业及其工资决定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2 王海港;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3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克里斯·曼宁;魏必;;经济繁荣和经济危机时期的全球化和劳动力市场:以越南为例[J];南洋资料译丛;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金朝;;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时效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贺祥云;;浅议老年人才开发[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2006年

3 徐吉平;;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之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4 周晶;;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法律依据[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王继承;中国企业劳动制度30年改革的经验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黄泰岩;关注劳动制度发展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洪广凭;如何实施新的劳动制度[N];汕尾日报;2008年

4 李季先;政府“善意”需可靠的制度保障[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吴建业;让经验和智慧成为财富[N];经理日报;2004年

6 陈虹伟;典型的劳动争议案件[N];法制日报;2007年

7 胡明坤;现阶段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几点看法[N];经理日报;2007年

8 梁捷邋赵达;关于“黄金周”调整方案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9 刘平;建议全国推行分类 分层 分段6小时工作制[N];中国信息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 杨凅晖;不应只为“民工荒”而慌[N];杭州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岐华;兼职劳动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7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07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