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资双方的利益争议及其法律调控机制

发布时间:2017-09-30 19:08

  本文关键词:劳资双方的利益争议及其法律调控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利益争议 调解程序 仲裁程序 争议权 法律调控机制 劳资双方 劳动者 当事人 罢工权 集体谈判


【摘要】:劳资双方的利益争议是劳动者代表与雇主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因团体协约内容的达成而发生的争议,是引发以罢工为主要形式的劳动者集体抗争行为的直接动因。发达工业国家均构建了完善的利益争议法律调控机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劳资双方的利益争议因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而呈现出混乱与无序的状态。如何将我国的利益争议行为纳入法治轨道,实现劳资双方在利益冲突背景下的和谐共处,已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利益争议 调解程序 仲裁程序 争议权 法律调控机制 劳资双方 劳动者 当事人 罢工权 集体谈判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及法律规制研究”(07240045003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591
【正文快照】: 利益争议是劳动者代表与雇主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因团体协约内容的达成而发生的争议,是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劳资双方的利益争议常常引发以罢工为主要形式的劳动者的集体抗争行为。为了限制与弱化集体抗争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各国均构建了完善的利益争议法律调控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绳祖;国际商事仲裁与调解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J];社会科学;1981年06期

2 刘春茂;论民事诉讼中的调解程序[J];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06期

3 李庚元;简论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人民调解工作[J];东岳论丛;1983年06期

4 翁华建;;传统计划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与运行模式的转换[J];探索与争鸣;1993年01期

5 周太忠;解决劳动纠纷立法中的新内容[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7期

6 周太忠;调解分歧的实践[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7期

7 徐淑萍;ADR系统与经济争议的调解解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8 陈嘉道,温艳秋,刘忠文;民事调解浅谈[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S1期

9 郑士贵;波兰经营实践中的破产[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4期

10 ;道路交通事故的索赔途径[J];山西成人教育;199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恒敏;;论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春忠;沙正荣;王林;;论完善海事行政调解制度[A];2004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曾博志;;论调解在事故调查处理中的地位[A];2005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兵;法院的案件危机与对策(上)[N];法制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张艳红;质疑离婚介绍信[N];河北日报;2000年

3 罗慧兰;中国——加拿大反家庭暴力立法及社会干预机制的比较[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王英;警惕民事诉讼中的恶意调解[N];中国审计报;2001年

5 马英杰;建议增设夫妻分居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范昌旺;民事调解策略谈[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黄龙;一方失踪如何离婚[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刘力(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争端解决规则与“美国诉印度药品和农用化学品专利保护案”[N];人民日报;2001年

9 黄启辉;“法官寄语”应缓行[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周岳保;改革与完善诉讼调解制度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卫东;中国体育仲栽理论之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穆云涛;论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金YТ,

本文编号:949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49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1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