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理论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劳动合同的可执行特征和在可执行要求下,劳动合同条款须具备可检验性,这要求明确期限和工资,同时劳动强度与劳动范围却是模糊的。进一步阐释劳动合同中劳动强度与劳动范围的模糊性的原因以及在劳动合同中劳动强度与劳动范围的模糊性情况下,相关制度安排怎样抑制雇佣双方机会主义行为,雇佣双方退出权的不对称是有效抑制雇佣双方机会主义行为的安排。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可执行性 劳动强度 劳动范围 隐藏信息
【基金】: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育苗工程“劳动选择与定价”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YM08017)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劳动合同对于大多数社会个体来说是最重要的合同之一,但是一般劳动合同却简单得惊人。一般来说,劳动合同通常条款有:一是对劳动强度与劳动范围进行模糊处理;二是对劳动合同期限规定;三是确定工资与福利。而相关法律又对雇主与雇员退出合同的权力进行规定。这样劳动合同及其相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晓燕;;浅议教育组织的扁平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罗仲伟;管理学方法与经济学方法的借鉴、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9期
3 张志鹏;企业文化选择与资源配置:激励理论的一个新视角[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田西杰;;对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曹淑江;;民办教育法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6 匡莉;;医院规模发展与低成本高效益的关系[J];现代医院;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正刚;基于能力的模块化企业群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满慧;我国企业并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田西杰;基于资源观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彭可茂;中国油菜产业—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5 王德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郭新帅;基于专有信息和策略性竞争的授权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徐光华;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张淑敏;组织内人工设计的激励契约不完备性探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马丽波;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安岗;东亚奇迹、危机与复苏[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跃千;零团费现象及其治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中清;规模经济下的哈尔滨医药行业并购重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张立红;农村信用社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种胜兵;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詹锋华;中小企业利用社会资本的模块化集群道路[D];安徽大学;2007年
6 高连水;企业产权制度与收入公平分配[D];湘潭大学;2007年
7 张强;桩二管理区原油均衡生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魏虹;基于最优组合报酬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邹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伟;;信息视域下的《住房保障法》准入退出机制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李明桓;;黄河三角洲环境保护立法需要考量的因素[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沙良水;;“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规制[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曼君;;“过劳死”的法律定位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桑广庆;用法律给劳动强度一个科学标准[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2 郑莉;维护家电维修工合法权益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手”[N];工人日报;2007年
3 李红军;立法干预 善待生命[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记者 孟祥华 实习生 徐艳梅;检查我州整治非法用工工作[N];博尔塔拉报;2007年
5 张旭光;哈尔滨一建筑工人被“累死”[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池墨;“包身工”的出现凸显执法不力[N];中国企业报;2007年
7 胡巧 周万红;诉讼档案电子化——投入少效率高[N];检察日报;2006年
8 王相东;先天性心脏病发作死亡能认定为工伤吗[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吴梦玮 王绪波 张猛;调整岗位 劳动者也有发言权[N];连云港日报;2008年
10 孙波;关于“过劳死”问题的法律思考[N];法制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飞;“过劳死”的法律规制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盛建平;论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主体及其权限职责[D];安徽大学;2007年
3 石玉;“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调整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何贵琴;论治安行政强制执行[D];安徽大学;2007年
5 代艳丽;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枫;论外商直接投资中污染转移的法律控制[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78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78521.html